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第31章 品尝民间疾苦

“嗯。”朱祁镇夹了块猪脸儿,嚼了两下,赞道:“先生这手艺,不比御膳房差。”

“那是。”李青自得一笑,自酌自饮。

朱祁镇也时不时地抿上一口酒,但因口感太差,都是小口小口的喝。

饶是如此,两碗酒下肚,他也有些飘飘然。

“古人常言千杯不醉,看来也只是吹牛罢了。”朱祁镇为自己的酒量挽尊。

李青却道:“以前的酒和现在的酒不一样,酿酒工艺直到近二百年来,才得到突飞猛进,在此之前,酒的浓度低的可怜。”

这些日子,李青恶补历史,连带着酒文化也长进不少。

“宋朝以前都是浊酒,用的酒曲极少,发酵时间也很短,口感偏甜,酒的含量极低,所以那时候的人,个个是海量。”

“原来如此。”朱祁镇恍然,他端起酒抿了一口,龇牙咧嘴道,“先生,朕突然有个大胆的想法。”

“?”

朱祁镇扬了扬酒碗,“朕准备在大婚的时候,就用这地瓜烧。”

“……也不是不行。”李青一脸古怪:怎么小皇帝突然节约起来了?

可这也省不了几个钱儿啊!

朱祁镇却说:“那些个官儿个个养尊处优,这酒他们肯定没喝过,他们身居高位,也得尝尝这民间疾苦。”

李青一怔,旋即赞道:“皇上大善。”

一想到到时候群臣那张苦瓜脸,他就忍不住大乐。

朱祁镇显然和他想到一块儿去了,也不怀好意地笑了起来。

两人对视一眼,笑声放大……

送走朱祁镇后,李青收拾了下碗筷儿,重新躺回躺椅,想着以后的打算。

保举制已经废除,军队也有向小皇帝靠拢的趋势,随着时间推移,小皇帝的帝王威势将会逐步体现出来。

下一步,就是‘钱’了。

钱这个东西,不仅个人需要,国家也需要。

事实上,它的重要性,绝对是第一序列。

有了钱,才能训练出精兵良将,才能推行国策,才能赈灾……大明这座庞大机器无时无刻不在运转,也无时无刻不在烧钱。

若是没了钱,那这座机器就会停止运转。

酒铺饭馆经营不善会破产,朝廷也是一样。

常言道:皇帝不差饿兵。

换言之,皇帝差不动饿兵。

没钱,你是皇帝又能如何?跟着你都吃不饱饭,谁还听你的啊。

“还是得进行海洋贸易。”李青自语道,“现在的海上贸易,几乎都垄断在富绅、官绅手里,长此以往下去,朝廷会越来越穷。”

现在国库富足,那是宣德朝的积累,并非正统之功。

虽说现在粮食问题得到解决,但这也提高了人力成本,以前用粮食能解决的事,现在要付出的代价更大。

而宝钞又不能无休止的印,不然朝廷信用迟早破产。

其实,现在的宝钞已经贬值好多了。

洪武朝一两银子一贯钞,现在一两银子差不多能换十贯钞,足足贬值了十倍。

不过,这对大明的经济影响并不大。

因为大明整体上还处在上升期,尤其是开海通商后,交易极其频繁,大量的宝钞带动了交易的便捷性。

且虽然宝钞和白银之间的汇率贬值了十倍,但宝钞的购买力并没有贬值这么多。

可即使如此,大明宝钞的信用也大不如前了,一些有远见的富绅、财主,都开始囤白银。

但就目前而言,宝钞还是最主流的流通货币。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皇帝可以随意印钞诱惑,未来宝钞购买力持续下降是必然。

在这种大势面前,李青根本无法阻止。

“还是得多囤些白银,以作备用。”李青沉吟道,“日本好像是产银大国,这个市场得掌握在朝廷手里。”

李青伸了个懒腰,自语道:“还是等小皇帝大婚后吧,这个节骨眼儿,就不扫大家的兴了。”

路长且阻,急不得,得一步一步来……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末年:朕崇祯皇帝朱由检
大明末年:朕崇祯皇帝朱由检
悠悠苍天,何薄于明。千年华夏,怎能为奴。这一生先诛奸商,再杀奸贼,信任忠臣,扫清虏廷,还中华衣冠楚楚,这一生当种植新粮,创办新学,研究火器,开海收税,培养记者,组建党派,改革旧政。原来最后所有的会和教都是耶稣会搞的鬼。那么这一次七下西洋,七掠西洋。让大明龙旗,汉人贵种洒满世界。自此后五百年,朕要让汉字成为世界统一语音,让他们以学习汉字为荣,此后五百年将是中华的五百年。,可放心观读。
正天
东晋五胡争霸
东晋五胡争霸
本书以东晋兴亡104年的历史脉络为主线,从司马睿在王导等人辅助下在江南建立东晋写起,历经东晋十一位皇帝,贯穿琅琊王氏的王导、王敦,颍川庾氏的庾亮,谯郡桓氏的桓温,陈郡谢氏的谢安等四大家族的沉浮与兴衰;以匈奴人刘聪、刘曜,羯人石勒、石虎,氐人苻坚,羌人姚襄、姚苌,鲜卑慕容廆、慕容皝、慕容俊、慕容垂等五个民族代表人物及其建立王朝的此消彼长为辅助,到刘裕推翻东晋王朝,建立刘宋政权为结束。本书在尊重历史人
平原真君
入赘为皇上
入赘为皇上
……“我会站在世界之巅!”“什么是世界之巅?”“只有最强者才能做到。”“那我陪你好了。”.......
枫书
古影
古影
小说以北宋靖康之难为背景,围绕着三方势力的角逐而展开。
林文政
红楼冠军侯
红楼冠军侯
崇宁二十年,朝堂文武争,异族边关起。当大汉的那一颗璀璨将星降临在时局动荡的大盛王朝,眼看乱世将起,霍去病毅然翻身上马,他要让大汉的雄,荡尽关外的寇!
浇汤的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