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灭金之后,契丹军联合西辽再反戈一击,势必对宋军对产生巨大的威胁。
同时契丹和漠北蒙古各部关系不错,再联合蒙古各部势力会更加强大。
这样的局面肯定会让立志一统的大宋举步维艰。
“韩卿之顾虑朕也有思量,待云州城破,便收编契丹军为先锋,统兵之帅自然封赏。至于长远,契丹也好,蒙鞑也罢,只能是分而治之,以都护府辖之。”
赵构的想法非常直接明了,那便是以夷制夷。
契丹部族对于云州的攻占和漠北的控制能够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那么投桃报李便是统兵将领能够得到朝廷封赏。
至于各个部族无论实力大小,都必定要分化并且统一纳入到将来的都护府的管辖之中。
站在中原王朝的统治角度,对于蛮夷部族自然不能让他们形成合力。
而只有分而治之,同而化之,才是长治久安之法。
“对于将来各部族之治理,臣明白官家已成竹在胸。臣担忧降军过多恐不好控制。”
韩世忠的话不无道理,韩常的几万大军目前追随吴璘征战。
如果将来契丹甚至蒙古都归顺,那么庞大的归顺或者投降的队伍自然不好掌握。
身为枢密使的韩世忠自然也是有这样的忧虑。
“韩卿果然乃朕之股肱,军务之事颇有思虑。”
重臣能够想朝廷之所想,急朝廷之所急,便是朝廷栋梁。
可以看出,韩世忠已然跳出了眼前的棋局来看问题。
所思所想皆已然到了第二步、第三步。
这样的臣子才是赵构非常愿意看到的。
“不敢不敢,官家谬赞,臣只不过有些担忧而已。”
“待攻占太原之后,便可命韩常率军去幽州与岳飞、刘锜汇合。吴璘则统兵与契丹军合围云州。有统帅节制,朕谅这帮降军翻不了天。”
按照赵构的意图,韩常的降军,因为熟悉西北军务,可以为吴璘攻取延安和太原等城池助力。
一旦太原收复之后,利用韩常对于幽州(燕京)的熟悉,则可以将其作用发挥到极致。
无论是吴璘,还是岳飞,都能够节制和警戒韩常,不至于再次反水。
至于契丹军,攻占云州之后便可统归吴璘节制。
这样一来,总会有大宋主力来压制住降军,自然也就不会有太大的顾虑。
“官家有此安排,臣心甚安!”
韩世忠见状,也不好再多说。
毕竟降军数量相对不算太大,且相互之间并无串联。
因此就算某一支出现叛乱,也能够迅速平息。
“韩卿放宽心,将来战事一止,朕定然会让这帮降军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军务之事必然是要牢牢握在宋人之手。”
赵构此时要的是这帮归顺或者投降的能够为大宋出力。
一旦一统华夏之后,蛮夷之兵只会解甲归田。
只要没有兵祸之乱,且蛮夷各族不能形成合力,便难以对中原王朝构成威胁。
“官家着实深谋远虑,如此便可高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