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拿到秦桧等人关于金使请求面圣的奏折时,赵构心中其实已经想到了。
以目前的筹码让他们是完成议和是绝无可能,但金使与自己见面会有何风险?
见还是不见?
如果见或许会让和谈有进展,但也会有不确定性。如果不见则此事没有回旋余地,那么想借助议和来休养生息的计划无法实现。
正当赵构在思虑此事之时,候在殿外的高冬匆匆忙忙的跑了过来。
“官家,赵鼎已到临安,此刻正在殿外候着!”
“快宣!”
赵鼎虽然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却依然步履矫健的迈着步子,年近花甲之年,边关的风雨已经让他两鬓斑白而饱经沧桑。
虽然赵构听信秦桧谗言将自己贬谪,心中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恨意。满腔的报国之志还能得到展现,他已是万分感激。
“罪臣赵鼎拜见官家!”
望着日渐苍老的赵鼎,赵构心中泛起一丝涟漪。
想当初赵鼎沿檄南渡之时,于众人之间不露锋芒,直到被人举荐才有用武之地。为御史时,秉公执法,明察秋毫;为谏官时,仗义执言,针砭时弊;为丞相时,革新除旧,任人唯贤。直至与重臣有隙,备受排挤,几进几出,贬职于边陲而泯然于众人矣。
就是这样的老臣,虽谪守边关,依然心系朝廷,忠心耿耿!
“赵卿,数年不见,受苦了!”
赵构的一句贴心话,说的赵鼎老泪纵横,这些年在边陲受的苦都不算什么,更多的是空有一腔热血而报国无门的心苦。
“臣不苦,苦了官家。社稷之重任都在官家一人之肩,臣未能为君分忧,请官家降罪!”
“朕是挺苦的,你这等贤臣不知辅佐,却跑去两广赶海,确实该打板子!”
赵构的一句玩笑话引得赵鼎破涕为笑,君臣之间并没有长久没见的陌生感而形成的尴尬。
“朕欲启用赵卿,可知何意?”
“老臣虽未知官家深意,但能体会一二。今宋金两国战局趋于稳定,短时间内难有大战,官家是想借此休养生息,励精图治。”
“赵卿果然国士无双,慧眼如炬。以宋金两国现下之状态,如何扭转局面,如何化守势为攻势?”
“宋金两国目下以呈相持之势,国之比较乃以国力相持,非单凭战力尔!国力不逮则难以相持,久而久之难免有灭国之险!”
赵鼎毕竟是两度为相的人,站位和格局都非常高,考虑问题自然都是从战略层面出发。
赵鼎所言确实是眼下宋金两国的现状,由于处于相持阶段,短时间确实谁也拿谁没办法,比拼的是综合国力。任何一方如果国力缺失,则战争的天平不可避免的倒向强大的一方,弱小的一方就有被灭国的危险。
“赵卿所谓国力,可否详述?”
“所谓国力,臣以为乃一国之总体实力,无外乎人、财、物三者。人者,乃是有作战之军士,有耕作之民夫,有经商之商贩,有读书之士子;财者,乃是有支撑战争之军费;有建设城郭之财力,有发展民生之家当;物者,乃是有消耗战争之物资,如军械、战马、粮草等等。”
官家所问之事,正是赵鼎时常思虑之事,因而侃侃而谈,娓娓道来。
战争比拼的就是消耗,消耗什么?
消耗人,消耗财,消耗物。为什么战争双方都在争夺地盘,争夺城池?
因为有地盘有城池就会有人财物,有好的制度在一定时间内就能出现高度的人财物集中,就不怕消耗。某种程度上来看,国力的强大就是人财物的高度集中。但国力强并不代表战力强,宋金两国就是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