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漫漫长路

第96章 香菇种植法

虽是冬天,但是对于南方来说冬天并没有北方难熬。

如果是在北方,这个季节早就是银装素裹,大雪纷飞了,但这波澜壮阔的美景之下也藏有重重杀机,每年因为寒冷死去的老弱不在少数。

李禾以前曾经想过让李三种香菇当菇民,可是后来他翻找自己的记忆发现如果要种香菇,一年中不仅要有半年在山里呆着守着香菇,山里还有各种猛兽,哪怕经过官府的围剿两三年也会长出来一批新的了。

那个时候李家也没有能轻松赚钱的法子,还是要靠着李三种地挣钱,因此当时李禾也就放弃了那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不过现在李三不用种地,家里其他人都有自己的事业可以奋斗,独独落下他一个人整日无所事事,靠着劈柴打发时间。

李禾看了看院子里都快高过院墙的柴火,叹了口气就回到书房开始写种香菇的三年计划了。

种香菇一共有三种方法,一种是完完全全的古法种植,由宋朝一位叫做“吴三公”的农民发明。

《龙泉县志》中曾经记载中国最早归纳总结的香菇种植法,全文一共185个文字,确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如果这个世界没有这种方法,那他推广出去也不枉费他重来一回了。

李禾在脑中不断搜索,随后在纸上写下:香蕈,惟深山至阴处有之,其法:用干心木橄榄木、名蕈木孱,先就深山下砍倒仆地,用斧斑驳木皮上,候淹湿,经二年始间出,第三年,蕈乃偏出,每经立春后,地气发泄,雷雨震动,则交出木上,始采取以竹篾穿桂,烘干,至秋冬之交,再用偏木敲击,其蕈间出,名曰惊蕈,惟经雨则出多,所制亦如春法,但不若春蕈之厚耳,大率厚而少者,香味俱佳。又有一种适当清明向日处出小蕈,就木上自干、名曰日蕈,此蕈尤佳,但不可多得,今春蕈用日晒干,同谓之日蕈,香味亦佳。

李禾将其放在一边晾干,随后又开始执笔写第二种方法。

这第二种就是经过现代改良的香菇种植法,其实现代香菇种植技术有两种,一种就是菌棒种植,用各种材料制成香菇基料,然后再放在香菇大棚科学控制温度和湿度就能实现香菇量产,但是这个方法对于现在的李禾太过于天方夜谭,所以李禾写完直接pass掉了。

第三种就是综合两种方法的椴木香菇种植术。

种植椴木香菇时,需要在冬季时期,砍伐椴树并制作成椴木,再将椴木按照井字式叠放在一起,而且要在椴木上方搭建遮阳棚,避免香菇被强光直射,然后将香菇菌种接种至椴木上,并且定期向香菇喷洒水分,以便促进其快速出菇。

这个对于李禾来说并不难,遮阳棚以及砍伐树木都是小事,唯一难得就是香菇的菌种怎么培植。

在现代,香菇种植户手里的香菇菌种都是买来的,而这些买来的菌种基本都是实验室培育或者使用基质制作,可是自己现在做不到完全无菌处理而且即使可以用组织培养法培育菌种,自己也没有新鲜香菇让自己采样。

李禾把这三种方法写下来之后思考半天,最后拿起了记录古法香菇种植的方法。

万丈高楼平地起,自己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地基,等到以后技术成熟也成规模了就可以试着制作香菇菌种了。

如果要在山上种香菇还得包下来一座山头,不然谁不知道香蕈值钱,等到种出来之后要是一不小心被人摘了桃子就不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春秋战国册
春秋战国册
山是山,山非山,善是善,善非善。史即过往,继往开来,以史为纲,江湖再见。
以史为纲
我本明月仙
我本明月仙
明朝天启年间,一个只爱诗词不爱八股文的少年在人生的迷茫中只因一句天命使然而进京赶考,经过坎坷、奇遇居然考中状元,成为天启皇帝的知音、权监魏忠贤的贤弟,从此成就了惊奇、神奇、传奇的一生。
武剑
红楼士
红楼士
穿越红楼,成了宁府私生子。朝堂二帝斗风云,江湖群流百争生。辽东有狼欲吞虎,南洋倭寇不停歇。谁言神州无志士,但平不臣安众生。江山美人皆我欲,不负光阴不负卿。……昌元五年,薛家母女刚入京师,秦可卿尚未命丧天香楼,贾敬还在玄真观修道。与此同时,一名士人,为求功名,从江南水乡走出,步入这江湖天下!
王邥
三国之再世诸葛
三国之再世诸葛
重回三国演义,诸葛丞相星落五丈原,不甘就此退出历史舞台,拉人回魂重获新生。陈亮,一个迷途小书虫,三国爱好者,如何利用系统,帮助刘备匡扶汉室,统一中国。如果人生都能重来一次,还会有那么多遗憾吗?可是,人生最精彩,最让人难忘的,不就是那些错失的遗憾吗?
思绪放空
穿越时空之风流皇帝
穿越时空之风流皇帝
这是一个穿越者讲述的故事……
淡看江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