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点儿能弄到几个钱?”李子园摇着头,“这里天冷,一亩地每年能出个六七斤生丝就不错了,按收购价算下来撑死2两银多点儿。火麻在大明可是卖到百斤3—4两,照顾好些每亩的产值还高些,你可给他们讲清楚哟。”
“还有蔬菜,多少也种些嘛!自己不吃拿出来卖也是很有市场的,这些可都比养蚕赚钱。”
张翰苦笑不减,可能是在思考如何去说服死脑筋的农户,也可能是带来的种子不够,无法满足如此多户大规模种植的需求。
李子园拍拍他肩膀,聊作勉励,旋即把话题转移到了防洪上来。
“我看你们进度不是很快呀,秋汛前怕是搞不定。”
张翰正色道:“东家,历朝历代,也没听说哪家几个月就治好水的~我们虽有水泥,修出的堤坝经久耐用,可挖土夯堤却是省不了工...”
“我听说堵不如疏,为何不想想办法,给它分流?”
“东家请看,札幌河在此处向北,最终汇入北望河。经过勘查,下官发现此处向东地势稍低,若能开挖一段却有分流的可能。但是,”张翰咽了口吐沫继续道,“北望河的泛滥更加严重,若是它本身的水位就高,不修堤坝有被倒灌之忧。”
李子园皱起眉头:“这么说来,要想彻底治理好这条河,还得把那条大的先降服了?”
“却也未必,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加高河堤。”
李子园叹了口气,说:“这个方法说起来是挺简单的,四个字而已,但涉及的工程量却海了去。北望河那里有考察过吗?岛上最精华的农业区就在两岸了,若是不能治理好,那真是太亏了。”
“只知道下游处河道蜿蜒,”张翰鞠躬,“上游地方土人活动频繁,下官恐出现人员伤亡,暂时不敢安排人手。”
李子园点点头:“你是对的,每一个劳动力都来之不易,不该去冒险。”
“东家,莫要灰心,水患它再凶也只是‘患’,我们上下一心,花上几年的时间也就把它治了。”
“下官先前去札幌河上游考察,已经规划了几处水坝,筑堤修坝双管齐下,很快就能将此地整治好的。”
李子园微笑着摇摇头,说:“我才没有灰心,就是觉得人太少了,干活太慢了而已。整条北望河才多大,年径流量还不如瓯江呢,我们要是降服不了它,还哪有脸称是此地的主人?”
“东家所言甚是。既如此,下官也敢豁出去做了。北望河虽然上游什么情况还未可知,但下官觉着,札幌河沿岸治理差不多的时候,可以把北望河下游的那一段截弯取直,增加排洪效率。”张翰挺直了腰板。
“不用豁出去,我们按部就班,一年不行就五年,十年,再不济就五十年,还怕整不好它了?”李子园看着忙碌的人群,咬了咬牙。
“东家,此次来了多少移民?”
李子园回过头,说:“600户,其中我要挑选100青壮出来组建加强排替换六横岛驻防部队,再加上各个工坊招人,能剩下三四百户就不错了。”
“那也不错了,男女老少齐上阵,想来也能增添不少力量。东家,您看,这批移民是否就先专门作为建筑队来用?我们暂时也没有多余的耕地给他们。”张翰问道。他其实早有想法,这么问其实相当于通报。
“你先前不是说能确保他们都有饭吃吗?既然如此看需求安排便是了。不过,下一批移民我要让他们朝折冲方向推进了。”李子园又翻开了脑海中的地图,“过了河大概9公里的地方,筑一屯堡,他们就是前进的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