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大反派

第146章 说书先生

自从大妞出身之后,整个国公府里的人,无论是三位夫人,还是府上的下人们,几乎都围着她在转。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立春。

距离过年还有几日,城里的百姓也开始准备年货,街道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这几个月以来,

幽州那边,虽然也有过几次军事冲突,但双方也都很理智,并没有选择在这个时候正式开战。

无非就是双方的斥候在野外相遇时,厮杀一阵,各有伤亡。

对于张昊这边而言,当然是希望有充足的时间让冀州和青州缓一缓,休养生息,积攒一些粮草。

毕竟现在大军所 损耗的粮草,一部分是并州那边提供的,也有太平商号从荆州和益州还有司隶士族手里转运过去的。

不仅如此,

太平商号也从匈奴人手里购得大量牲畜,以作前线军粮。

说得直白一点,现在的张昊军,也就凭借着各方支援在支撑着,先鼓着一口气吊着,等过两年冀州和青州,亦或者兖州、豫州、徐州的粮草征收上来以后,

张昊才有足够的粮草供给前线的大军,发动第二次北伐。

对于幽州的公孙瓒和曹操来说,他们同样需要时间来布局。

首先是粮草,公孙瓒已经遣人去夫余那边筹措,同时,还在跟鲜卑人、乌桓人沟通借兵一事。

这些准备工作,同样需要时间来布局。

至于南边的两方势力,目前还在观望,就算要举兵北上,也得等着幽州先打起来,否则,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从整个局势上来说,于张昊这边,还是颇为严峻的,各方势力表面上在观望,暗地里也都在招兵买马,筹措粮草,

快则一两年,慢则三五年,这天下必然再次陷入战乱之中。

一些政治嗅觉灵敏的士族门阀,也开始在这个时候,派人四处联络,不管哪一方笑到了最后,都得保证自家能够稳步发展;

如果能一飞冲天当然最好,如果不能,维持现状是底线。

尽管如今的局势已经极为紧张了,但对于晋国公府的人来说,似乎与他们无关一样。

午饭过后,

张昊领着一大家子人在一众便衣护卫下,在洛阳城里闲逛。

西市,有很多西域过来的商人在这里售卖货物,相较于东市,会显得要热闹许多。

沮芝腆着肚子,在张昊的搀扶下走在前面,黎悦和浮香一左一右在两人的身旁,乳娘抱着大妞跟在后面。

外侧是典韦和李历,还有七八个身着黑衣的护卫,

当然,

在周围还有很多卫戍司的便衣护卫和暗哨。

虽说整个洛阳城,已经被密侦司和军纪司的人清理了好几遍了,就算还有绣衣使的余孽,在没有了经费,没有了领导者;

剩下的绣衣使,又能如何呢?

他们只能选择隐姓埋名,踏踏实实的过平凡日子了。

尽管如此,

为了安全起见,护卫工作还是得安排妥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

“公爷,咱们去前面的茶肆歇歇脚吧。”沮芝柔声道。

自从怀上孩子后,沮芝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很多人都说,她肚子里的孩子会是个带把的,一出生,那便是嫡子了,若黎悦这个正妻始终无法怀上,那她这个平妻的儿子,便会成为国公府的世子。

以自家公爷如今的成就和地位,将来的事情,呵呵,谁又能预测得了呢。

“行,你有孕在身,也不好太过劳累,就在茶肆里歇歇脚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谍战:芒刺在喉
谍战:芒刺在喉
特工一旦被敌人发现,注定会被挫骨扬灰。特工也不是大头兵,只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特工更需要的是智慧和在敌人跟前随时带上千百张面具的勇气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些,邓耀明做到了,一次次化解自身危机的同时,更是将日军特高科梅机折腾的生不如死。
小教官
进击的崇祯皇帝
进击的崇祯皇帝
历史系大四学生朱由哲因为在万岁山上的那棵歪脖子树下躲雨,因为遭雷击而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灵魂一起穿越到了崇祯十七年。两人从相互看不上到相互合作,挡住进击的李自成大军,与多尔衮在京畿地区决战,重塑了一个不一样的大明。人生在世,唯有向前不断进击。不属于爽文,对明末的情势有不少介绍,进度较慢。
太白醉
三国江湖路
三国江湖路
我姓曹,叫曹盖,不是晁盖,是曹盖,你把你那舌头掠直了再说。曹盖带着水浒英雄打三国。关羽关胜谁厉害?都是豹头环眼的张飞林冲谁更猛?
神秘猪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网上少有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讲述了一段孤高、悲凉的近代故事,站在百姓的视角揭示人性、诠释近代历史没落的根源,思想性、艺术性堪称经典。书中记述了“炊烟笠民”寻常百姓的爱恨情仇,颂扬善良、忠贞、不流俗、不谄媚的有志之士,抨击荒淫、贪婪、不修德、不向善的衣冠禽兽,于沉默中孕育着革命的思潮。全书主旨抑恶扬善,文风古朴典雅,情节一波三折,是莘莘学子洗濯磨淬、提高文学素养的优选书目,是芸芸众生谦冲自牧、培育家
半笔煊章
尘心记
尘心记
少年鲜衣怒马,征战天下,但王朝变故,天下纷争,少年意外迷失,经历种种,三年后,又是一个新的世界···
烨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