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等人也是眉头紧锁,揣测着张昊话里的意思。
张昊接着说道:
“董卓乱政,身为大汉之臣,自然是响应诏命,进京勤王!
如今,我已将陛下和百官从董卓的手中解救了出来,迎回了洛阳,这大汉依然是大汉,陛下依然是陛下,大家各自做自己该做的事即可,无需忧虑。
我不着朝服觐见陛下,就是想告诉诸公,我张昊的志向不在朝堂之上,而是协助陛下平定天下,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话音一落,众臣一片哗然,不由面面相觑。
听张使君的意思,并没有干涉朝政的打算,如此看来这张使君还真是一个汉之忠臣啊!
或许是因为张昊的年纪与自己相差不大,又对自己比较善意,
龙椅上的刘协突然觉得眼前的张昊并不像传闻中的那般可怖,反而对其有了些许的好感。
“爱卿所言甚是,朕……朕允你以后进宫见朕时无需着朝服,爱卿随意就好。”刘协笑道。
张昊看向刘协,微笑道:“多谢陛下。”
王允皱了皱眉,看向张昊,朗声问道:
“既然张冀州无意于朝堂,不知何时撤军回冀州,以保冀州安宁啊?”
“撤军?”张昊揶揄道:“王司徒说笑了吧!”
说着,张昊看向刘协,拱手道:
“陛下,如今有臣的六万大军驻守洛阳,如董卓之乱臣贼子方不敢再来,天下各路诸侯也都不敢异动,一旦臣带着兵马走了,谁来护佑陛下的安危啊?”
“笑话!”王允沉声道:“天下诸侯皆为陛下之臣子,大汉之臣子,谁敢行那谋逆之举!”
“当初董卓进京时,又有谁知道董卓会作恶!”
“你……”王允一时气急,竟不知该如何言语。
张昊悠悠道:“臣可以带兵离开,若他日陛下再度陷入困境之时,难道再次下诏令各路诸侯进京勤王吗?陛下是圣明之君,应当明辨是非对错。”
“张冀州所言甚是!”太尉张延道:“陛下和诸公都是张冀州从董贼的手中救回来的,这洛阳城也是臣亲眼见证张冀州从董卓军中夺下来的,为此,张冀州折损了不少将士!”
说着,张延看向刘协,拱手道:
“陛下,张冀州为国为民,却在这朝堂上受王司徒的非议,臣倒想替陛下问问王司徒,如此针对一位忠心于陛下,忠心于大汉的国之柱石,到底是何居心!”
“不错,你王司徒到底是何居心!”
“王司徒,你现在之所以能够继续站在朝堂上,都是张冀州以万千将士的性命换来的,你现在这般针对张冀州,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董贼未除,你王司徒却想赶走张冀州,万一董贼回来了,你将陛下和我等置于何地!”
“当今天下,唯有张冀州能有实力护佑我大汉,护佑陛下,你王允能吗!”
一时间,朝堂众臣纷纷指责王允,就连向来中立的太常卞诏和宗正刘艾也开始表达对王允的不满,
见王允犯了众怒,心向王允的边让、苏恒等人也都不敢言语,生怕被波及牵连。
而王允则是被气的胸中气闷,脸色潮红,紧接着一口鲜血喷涌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