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帝王和儒家一拍即合的根本原因。
但从历史角度看,没有一个封建王朝是通过儒家教化能真正实现强大国家。
秦始皇讨厌儒家,或许就是看清了这个本质,而汉武帝独尊儒家,就是希望儒家能帮他更好地统治国家。
说起来都只是帝王的需要而已。
如果朱效文这个天启皇帝不在这个方面作出改革,想要搞工业发展也只是空中楼阁。
而贸然作出改革,那就是动了整个官僚阶层的奶酪,阻力肯定非常大,因为千百年来形成的习惯,很难一下子改变,只能循序渐进徐徐图之。
用过早膳,天启皇帝起驾来到武官学院,他准备在武官学院建立一个教导营,培养新式军队的基层官兵,然后以教导营为基础,迅速扩建军队,达到一万五千人左右的规模,相当于现代军队中一个步兵师的建制。
因为武官学院刚开张,还没有毕业生可用,所以这个教导营的官兵只能从京营中挑选。
而神机营因为是热兵器使用军队,自然成为优先挑选对象。现在京营已经被裁撤到只剩十余万人,按照天启皇帝的设想,那个三千营的编制是要被裁撤的,神机营将来就变更为使用现代武器的新式军队,没有被选中的人员将会和三千营的官兵一样,并入五军营。
将来的京营就只有两支军队,五军营和新的神机营。
等到新招募的陕西青壮到达京师,五军营的规模将达到二十万左右,神机营一万五千人,这将是京师的所有武装力量,虽然比大明最高峰时人数少了很多,但因为有了新神机营,其实已经足够了。
将来的五军营,主要是对内的,对外作战时,只能作为新神机营的附属部队。
至于丁守中训练的十万新兵,将会逐渐替代原有的九大边镇的边军,这些边军长期驻守边关,大部分其实已经沦为那些边关将领的私兵,也没有多大战斗力,现在却成为大明朝廷的不稳定因素之一,在条件成熟后必须裁撤。
大明不需要军阀。
等到边关稳固,接下来就可以对各个省份的军队进行改制了,这些军队有不少其实也是掌握在地方武将手里,如左良玉等军阀不除,皇权就不得稳固。
只有将所有军队掌控在皇帝自己手中,他才能大刀阔斧进行政治改革,像朱元璋那样,不听话的文官该杀的杀,该罢免的罢免,换上一批经过新的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文官。
到那时,结束独尊儒家的时机算是成熟了,朝廷可以在政策上引导改变读书人的读书内容,逐渐增加理工科类教育,改变读书人原有的科举考试这个唯一上升通道,成立皇家科学院、皇家工程院,皇家技术院等高级别科研机构,这个国家方能真正走上强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