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没等三天,第二天一早,信王朱由检就在锦衣卫和东厂的保护下,出城直奔昆明;天启皇帝甚至没有召见他的弟弟,连最后一面都不想见?
京师的八卦新闻马上传播得沸沸扬扬,原本这种事情东林党人肯定想利用一下,推出一些论点,趁机打击一下阉党,但这次他们却乖乖的缩起来,似乎在回避这件事。
天启帝的这番作为,朱由检自是受到了惊吓,自己只是跟东林党人接触了几次,也没谈什么大逆不道之事,皇兄就知道了?那自己还能不能活着到达昆明?
一路上提心吊胆的,等他到了昆明,人已经瘦了一大圈,小脸尖尖的,暗暗庆幸自己还能活下去。
事实上他要感谢他的皇兄,最终在昆明落得善终,总比当那个倒霉的末代皇帝,吊死在煤山那棵歪脖子树上好。
天启皇帝已经不再操心他这个弟弟了,被他传进乾清宫的兵部尚书王永光来了。
“微臣拜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爱卿请起,今天朕请你过来,是想了解一下,最近兵部有没有什么困难?”
王永光来前就想过此类问题,所以不需思考就能回答:“回禀皇上,兵部最近一直忙于围困建奴的事,还有整理各边镇驻军,整肃军纪,皇上,大明边镇确实该好好整理,据臣所知,不但是军纪败坏,另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殊难解决,臣日夜忧心啊”。
“哦,你仔细说说,有哪些问题?”
“皇上,大明的边镇卫所军制是洪武年由太祖皇帝制定的,距今已经两百多年,当初为了边镇的稳定,采用卫所屯田制,军户世代当兵,现在这些边镇卫所的土地大多被各级将领兼并,卫所军户沦为军官的佃户或长工,生活困苦,逃离边镇卫所的很多,这些边镇卫所具体到底有多少兵马,臣这个兵部尚书根本搞不清”。
皇帝听得眉头越皱越紧,边镇局势居然败坏到这种地步,这大明朝真是亡国之兆毕露啊。
“朕也是有所耳闻,今日听王爱卿细说方知为真,看来前番所作整理边军整肃军纪并无大用,王爱卿可有良方?”
“朝廷派人去调查整理,他们多少能收敛一些,想要彻底改变面貌,除非废除屯田制,现在肯定不行,辽东战局危急,正是使用武将的时候,整军动作太大引起动荡殊为不智,唯一可以使用的办法,就是逐步调防”。
“武将调防离开,那些土地离不开;待他离开后,朝廷派人过去详查那些土地,总能查出蛛丝马迹;但我估计,那些武将在接到调防通知后,会卖掉土地,带上银子,到了新的驻地再买地,仍旧可以让手下军士帮他耕种”。
“除非他的家人族人都在当地,轻易不想搬迁,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些土地可能已经在他家人名下,之前的事已经很难调查,而且调查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这是沉疴难医积习难返了,皇帝皱着眉头思考了许久,摇摇头叹息道:“那就暂时不动,待此番整军事宜完成后,根据具体情况,我们再商量怎么对他们进行调防。”
“完成调防后,再由兵部和锦衣卫一起点检,务必要弄清各个边镇卫所军队数量和战斗力,若有带头抵制或军纪败坏军队战斗力低下的,可以处理几个杀鸡儆猴,这样或许会在短时间内改善一些”。
“至于彻底废除屯田制,至少要等辽东局势好转,国库有足够存银再做,但这件事最终必须要做的,否则时间一长,还是会回到老样子”。
王永光连忙点头称是,他能感觉到,皇帝对他相当倚重,也接受他对兵部的管理方式,而且皇帝不再象以前那样不理朝政不好沟通,今天两人的沟通是相当顺畅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