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狂卷天下

第五十八章 建校

养兵二百五十余万,不管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不少的数目,由其是东汉末年那个经济、生产均落后的年代,虽那时的华夏已是世界领先水平,可那要怎样的比法,跟后世相比,那可不是差一点半点的事。

改变,对要改变,陈大志和他的一家人,根本就不是安于现状的人。三口人齐心努力,用后世知识改变命运,改变现状,改变所有、所有的一切。

陈大志一家三口为了这一切不懈努力着,这也是其要励志成功的原因,由其是陈大志位极高位,常叹高处不胜寒。只差那一步,相差甚远呀!不管自己治下百姓如何的认可自己,毕竟不是第一人,有人挺你,就会有人反对,这就是陈大志有令不能行的原因。

要想让别人听话,就要让自己更加的强大,对于有五千万人口的东汉来说,养兵二百五十万就是小菜一碟。

人口多,粮食产量低,财富与农田耕地集中在士族大家手中,这也是黄巾起义的原因,李儒把并州民众北迁至鲜卑,是变相的帮助陈大志。因空余出了大量的土地,陈大志从八州中抽出大量人口去了并州,增加了汉庭的收入。

陈大志鼓励八州军民搞军屯和民屯,还让各家各户搞养殖,什么养鸡场呀!养猪场!养羊、养牛场,在这之外,他还建了纺织厂,被服加工厂,还有鞋帽厂等等,极大的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情况。

除此之外,他广建学校,让那些穷苦人家的孩子都能上学,他还仿后世搞了个六年义务教育的方法,分小学、中学和大学。其中小学四年,中学两年,共计为六年,大学就需交纳一些学费,可为鼓励学子的进取心,设立了奖学金,除此之外,如果因家里穷,还可以申请上学补助之类种种办法。

当然,小学和中学遍布各州郡,而大学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幽州大学。陈大志亲任校长,因为他非常重视教育,他从后世来的,知道人才的重要,更知道三国蜀汉和东吴灭亡均始于人才凋零的缘故。

陈大志亲自编写小学至大学的教材,并把大学分成文科和工科两个学科,其实工科就是后世的理科。他请了一些当世大儒在大学教业授课,诸如卢植、郑玄、崔琰、毛玠、华歆、管宁、邴原、孔融、陈琳、王璨、徐干、阮瑀、应瑒、刘桢、蔡邕、钟繇、孔融、祢衡、边让、杨修等。朝中一时学风大盛,当然这是文科。

而工科就显得人丁凋零了,没办法,陈大志就只能自己授课了,还真别说,考入工科的人还玛德真多,就一个,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堪称第一人,当这个人结结巴巴的说出自己叫马均时,陈大志顿实大惊!

因据他所知,马均这个人善于思考,注重实践,对于器械方面深有体会。他曾改进了前人所造织绫机、百戏木偶,再次发明了已失传的指南车、自己独立发明翻水车(即龙骨水车),改进了诸葛连弩,是三国时期着名的能工巧匠。

人才呀,既然是人才就得培养,陈大志手把手的教,马均也是真学,开始陈大志把他当成学生在学校教,后来干脆带回家,与自己同食、同寝,当成自己的亲儿子般。马均也是争气,每每陈大志教过一遍,马均都是一点就透,还会举一返三。当一把左轮手枪握在马均手上时,马均没哭,陈大志哭了!

三年,整整三年,陈大志把该教的都教给马均了。他拍着马均肩头说道:“日后你爹我能不能发展,靠你了!”

“干__爹,放__放__心,全__全__交__给__儿__子吧!”马均拍着胸脯保证说道: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锦衣卫之走狗日常
锦衣卫之走狗日常
薛飞意外的穿越到了明朝,自己穿越到了一个锦衣卫小旗的身上,薛飞决定了,做一个朝廷的走狗,当皇上的舔狗,皇上说一,薛飞坚决不说二,皇上:“你给孤找得美人呢?”薛飞:“老大,在我家后院呢!”皇上:“......”这是一个逗比马屁精的故事
薛樾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贞观三年。偷偷出宫的长乐,在万年县外见到一处别样的庄子。连年大旱、民不聊生的灾荒年里,庄子竟然没有受到一点影响。番茄、柠檬、西瓜、望远镜,各种新奇玩意,一下将她的心神吸引。同时,从林凡那里得到新式水车和灌溉系统,带回献给父皇李二。自此解决了天下大旱。久居深宫的长乐,竟然再也不想回去,赖在了林凡庄上。“你不准再赶我,我摊牌了。其实我是大唐长公主!”“你得娶我,否则我就告诉父皇你对我图谋不轨!”听完,
孤独猎人
夜墓知多少
夜墓知多少
听着火车里广播的声音自己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年轻人发出了一声叹息,身高一米八左右的短短的板寸,一身运动装,身材修长而健美,漏在外面的两条胳膊格外的粗壮,棱角分明的脸上写满了回忆。
地球2061
红楼之山海志
红楼之山海志
发生在红楼世界里的纵横山海,开创新纪元的故事。新书出炉:承唐启明
曾鄫
万历小捕快
万历小捕快
民不聊生强敌环伺,偏偏皇帝陛下又怠于临朝勇于敛财,且看顺天府的小捕快如何除奸佞、护山河、还民以天平......
老山赶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