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的是,这个游戏里,对每一个场景的文字描写都惟妙惟肖,
比方峨眉山,就包括了上百个场景,遵照真正的峨嵋地形精心描写,游戏中玩一遍,等于看了一遍峨眉山简介。
所有人物,三教九流,男女老幼各有特点,甚至天桥卖艺的,扬州说书的,云南苗族姑娘都刻画得神采如真,让人拍案叫绝,比金庸原着的文字都传神。
比如鳌拜的卧房描写:“这时鳌拜的卧房,只见地上铺着虎皮豹皮,墙上挂满弓矢刀剑,不脱八旗武士的粗旷本色。”
所以,到穿越时为止,刘光福的同学甚至还在玩这个MUD,所以他也大力推广这个软件。
(现在四九城大学的侠客行游戏还在运行,喜欢的可以去看看。)
刘光福的游戏很快开始普及了,很多人在剑侠情缘里开始游戏。
这游戏跟后来的剑侠情缘网络版很像,瞬间吸引了一大批玩家。
只是现在的586性能,还不足以开展上百人的团战。
刘光福不想靠这个网游氪金,毕竟现在收入不高,养孩子不容易,主要还是卖点卡,每个账号两块钱包月。
能上网,还要有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刘光福开办了千度软件,还有搜猫和旧浪,还有一个叫起点的小说网站。
当然,聊天软件也少不了,99年qq还叫oicq,刘光福给自己注册了一个六位号。
这时代也没有qq群,基本上是随便搜到一个人,逮住就能聊。
而大学生很多还用盖茨的MSN,其实微信就长得跟MSN差不多。
早期的qq和msn都不能传文件,所以传文件时往来都用电子邮件,当时大一点的附件还要收费。
电子邮件网站最开始时是263居多,而163也就是网易,是后起之秀。
那时候很多人还有outlook,非常难设定,所以刘光福现在开发出了好用的foxmail,
至于下载,浏览器那时是不支持断点续传的,本来速度就慢,4K每秒的网速,60秒就是240K,
而一首歌曲mp3大概两三兆,三四兆的样子,也就是说一首歌曲要十分钟。
四块钱一个小时的网费,那么一首歌网费就折合六七毛钱,
如果中间断网,下载了一大半就没了,虽然从前日子很慢,时间那时候不值钱,但丢了六七毛钱,对于两块钱一个煎饼,四块钱一顿午餐来说,也是很贵的开销。
四九城那时普通在职职工六百块到一千块钱工资,多数还不能按月开支,甚至很多单位是单职工在职,而打工工资大概才三四百。
现在的网费是一百,那时候也是一百,现在比过去良心多了。
而现在才80年代中后期,网络还没怎么建设,需要启动资金,刘光福的网费也只能按四块钱一小时收,否则就无力让资金循环建设了。
90年代末网费这么贵,很快就有人开发出了断点续传软件,当时常见的是网络蚂蚁,还支持五个进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