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珙在旁见状,不由问道:“燕王何故动怒?天子不过一时兴起,封那朱允熙做了个千余人的杂牌将军,观皇室宗亲,功臣之后,哪个不比他风光?”
这时的袁珙,很显然是误会成朱棣在嫉妒朱允熙。
而朱棣冷静下来,却说:“廷玉有所不知,朱允熙此子颇为不凡,早在三年前,便与我府中一奴才谈论海外之事,其中心得建议,竟与我不谋而合。”
袁珙看了看朱棣,有些惊疑:“燕王是说,朱允熙未及冲龄,便已胸怀天下?”
“胸怀天下,还不至于,但能在那种情况下逼得我打消了夺权之念,还手刃至亲,不惜隐忍三年,想想还真是奇哉!”
“如今龙游大海,或许便是他崛起的契机!”朱棣雄才伟略,自然比其他人更清楚大海之上有危险,也有更大的机遇。
只是他怎么也没料到朱允熙会动作这么快!
袁珙想了想,便说:“燕王也无须太过忧虑,大海难及中原富庶,朱允熙的命门仍死死掐在朝堂之中,先任其发展一番,待我等南归,何愁无计应对?”
“也罢,当前大敌,还是朱允炆。”
朱棣叹了口气,没再多想,如今自己已经是弓在弦上,不得不发,也没有精力去管其他事。
河北共权教确实是朱棣搞出来的事,而且为了上演忠臣守土的戏码,迷惑朱允炆,朱棣确实费尽了心思。
先是设下圈套让徐家二子大败,后又联合李景隆剿灭叛贼,朱允炆甚至亲自来信感谢了这个四叔。
一切准备就绪,待到秋后收粮,便可动手!
爪哇岛。
朱允熙携手苏希达,看着浩浩荡荡的船队到来,不由惊喜万分。
这次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想不到那朱允炆这么大方,不但给补充了三千兵员,还又赠送了二十艘装满物资的福船。
自己的实力,直接翻了几倍!
“恭喜殿下,荣升西海大将军!”方孝孺等人皆是欣喜不已。
他们的命运,早已和朱允熙连在了一起,朱允熙崛起,他们也可跟着飞黄腾达。
对于这个名头,朱允熙是完全不在意,虽然是正二品,但也是虚职,毕竟手下也就那点实力。
而且如此奖赏,也不是每次都会有,以后只怕会越来越少。
“大喜之际,诸位皆有功,传我令,全员俸禄翻倍!”朱允熙也没忍心打扰他们的兴致,反正有鸡情有动力才是王道。
现在兵员齐备,武装精良,船舰充足,是时候去碰碰那莫沙耶了。
这家伙确实是绕不过去的坎,若能一战将其打服,对自己的名声也会有莫大好处。
不然这些番邦只闻大明之威,却不知真正实力如何,难免心怀鬼胎。
近日,朱允熙已经让郑和带着刘勉,只乘坐几艘小船前往苏门答腊附近打探情报。
得知莫沙耶的舰船全部藏在亚齐北边的海岸边,因为他还要防备附近的那孤儿国。
这个小国的名字虽然奇葩,但却不好对付。
瀛涯胜览里有记载:那孤儿王,又名花面王。
其地在苏门答刺西,地里之界相连,止是一大山村,但所管人民皆於面上刺三尖靑花为号,所以称为花面王。
此小国民众不过千余,但民风彪悍,不论妇孺,皆可上阵杀敌,加之熟悉水性,时常趁敌不备偷袭,所以极难对付。
哪怕是多力巴、莫沙耶这样的老海盗,也对其避让三分,否则只能吃暗亏。
“可能收服此地?”朱允熙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