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顺利的话,保定府离成县不过两三百里的路程,一天半的急行军,正好能打共权教一个措手不及。
按照之前的战报看,成县的乱匪仅有十余万左右,还夹杂着老弱,兵器不全。
又经过与徐达二子的大战,估计现在还没有恢复元气,李景隆哪怕是靠尸体去填,也能踩到成县的城头上。
“朕今日封你为平叛大将军,官至一品,节制四府十二卫兵马共五十万,前往河北成县平乱,望你早日得胜,班师回朝,到时朕还有重赏!”
出行之日,朱允炆还特别隆重地给李景隆办了个升官加勉仪式,文武群臣,皆来观礼,可以说是给足了其面子。
李景隆达到了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毕竟他爹李文忠当年都没有统率过五十万兵马!
“哈哈,贤弟,你就等着哥哥我得胜归来,再找你饮酒吧!”李景隆不忘向朱允熙炫耀一番。
但是看着这家伙的背影,朱允熙总预感到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
送行的队伍中,也有燕王府之人。
朱棣在京城也是有府邸居住的,只不过那些直系亲属都不在而已,留下来的这些,会在各种重大场合帮朱棣出席,以做代表。
一眼就在人群中看到了郑和,朱允熙连忙走了过去。
“三宝兄弟,好久不见。”朱允熙打了个招呼。
郑和这几年来,已经变得更加成熟稳重,眼神愈发锐利,像是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
“奴才参见徐王!”郑和连忙行了个大礼。
如今朱允熙已经不再是皇孙,而是名副其实的王爷,所以郑和不得不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和敬畏。
朱允熙连忙扶起他,笑着说:“无须多礼,你我交浅言深,早已是旧识,说话随意点就好。”
“多谢徐王。”郑和仍是保持着谦卑的姿态。
“三宝啊,你这些年都在干什么呢?”朱允熙有些奇怪,郑和为什么还没被朱棣启用。
郑和似是被提到了伤心之事,叹了口气:“哎,谢徐王挂念,只是三宝恐志大才疏,仍旧任着燕王府内务使一职,未有什么发展。”
这工作,充其量就是个管家,说不好听,也可以叫打杂的。
毕竟燕王府这地方特殊,朱棣未必能完全信任郑和。
想到关键处,朱允熙不由暗想,莫非是因为自己当初与郑和交好,从而改变了他的命运?
以朱棣的性格,恐怕会因此冷落郑和,所以导致现在对方仍然是无所事事。
“三宝,人岂可因为一时不得势而看轻了自己?我问你,这些年可有好好研习天下地理风俗,熟读名家兵法?”朱允熙认真了起来。
郑和忙回答说:“徐王的嘱咐,奴才怎敢忘却,这三年里,未曾有一日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