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浪郡、辽东郡和玄菟郡,三郡之地悉数沦陷,先前有公孙康在其中支撑,因为刘毅灭了公孙康,所以高句丽便趁虚而入。
大部分中原地区被异族入侵,都是因为内乱,倘若不是内部争斗,高句丽也攻不破三郡之地。
但是公孙康和刘毅,必有一战,因为幽州只能有一个主人。
刘毅不得不承担他先前种下的苦果,这会儿他刚解决了鲜卑部,又得收拾高句丽。
蹋顿作为急先锋已经在前方开路,直赴辽西郡。
刘毅和赵云两人在后,一直紧跟蹋顿,对于这一次高句丽之战,刘毅和赵云都觉得有难度,但是没有过于在意。
出征前刘毅也没有联络夫余,因为他信不过夫余。
屠夫还想去找乌鱼子,不过刘毅没有让他去。
高句丽现在的王叫做高伊夷模是高伯固的儿子,这个时候大汉衰弱,正是高句丽崛起的时候,他看准了刘毅灭公孙康后没有重视辽东诸郡的空隙,趁机出兵攻下了三郡之地。
若是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高句丽会在辽东地区一直稳步发展,直到后面成为中原地区的劲敌。
不过现在的情况开始有了变化,入主北方的不再是曹操,而是刘毅。
而刘毅一开始就打着将高句丽彻底打服的心态来的,高句丽不同于鲜卑,它已经开始形成集权制的政权,不再是部落联盟这样松散的形势。
这对于大汉的危害是与日俱增的,若是听之任之,恐怕到最后会养虎为患。
几日后,蹋顿与高句丽的军士交战,并且大败而归。
刘毅看到蹋顿时,他的脸上一脸惶恐,一如当时刘毅攻破柳城时的模样。
“对方怎么样?”刘毅眉头微皱问道。
蹋顿惊魂未定的看了一眼刘毅,深吸了几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把这一场惨败粗略的讲了一遍。
原来蹋顿过去并没有直接遭遇到高句丽,而是被城池挡住,而这座城池现在的主人便是高句丽。
蹋顿是本着诱敌出来,通过游击战术将敌人拖垮的想法来进行的。
后面的事情似乎也按照蹋顿的想法进行,高句丽的军队被蹋顿引出城外,只是蹋顿发现高句丽的装备精良,远超他所见过的其他草原部落,与中原地区的士卒可以相媲美。
再接着,蹋顿就发现他被包围住,同时对方竟然用战阵的方式对付他,骑兵、步卒、弓箭手、盾牌手一齐配合。
蹋顿的左右拼了性命才杀出一条血路,可是剩余的乌丸精锐就被留在了战阵当中,生死未知。
战阵是中原地区冷兵器战争的巅峰之作,不过大汉因为衰败的缘故,已经逐渐没落,仅仅个别将领还保存了训练战阵的法子。
最着名的便是公孙瓒的十方阵,这是在史书上都有记载的,只是战阵需要的配合度极高,训练的成本也是颇高,即便公孙瓒懂得十方阵,最终也不能在战争中完全施展出来。
道理很简单,每一次战争都会减员,而训练新的战阵成员又需要时间,同样的战阵成员间的配合又需要一些工夫,如此往复,战阵便成了战场上的弃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