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贾尚书下一步做何打算?”刘毅听完贾诩的抱怨后,开口问道。
“刘兄不要如此见外,你称我文和即可。”贾诩虽然年纪比刘毅大,可是他却不敢以长辈自居,因为从第一眼看见刘毅时,贾诩心里就有了跟随的想法。“现如今朝中局势暂时稳定下来,不过李傕他们三人定会生出嫌隙,恐怕离大乱之日不远矣。”
虽说贾诩为了自保怂恿李傕攻陷长安城,造成城中居民死伤无数,可是他也并非是丧心病狂之徒,李傕他们如果互相争斗,最终会导致长安城大乱,这种景象不是贾诩所希望的。
不过贾诩说的事情,目前没有解决办法,毕竟在这时没有一支诸侯的军队能与李傕他们手中十万多的凉州兵相抗衡。
刘协倒是乐于见到李傕他们内讧的一幕,这样他就有希望重掌大权了。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刘协始终只能做一个傀儡。
“哦,此时李傕他们风头正盛,麾下士卒经历几次战斗,均是善战之士,恐怕这会儿没人能收拾得了他们。”刘毅眉头一跳道,他可以用刺杀的方式解决李傕他们三个,可是这没有意义。“文和难道就没有打算?在下不才,虽在袁绍麾下疲于奔命,可是不日将取下幽州,以一州一地,想必会有一番作为。”
凉州兵可有十多万人,死了一个李傕,后面依旧会出现张傕,王傕,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刺杀是没有用的。
刘毅已经开门见山招揽贾诩了,幽州虽然是一个穷州,财政困难,可是一州实力强弱,关键在州牧,只要方法得当,穷州也可以逆袭成为富庶之州。
贾诩并没有立即回应,他虽然有意向,可是并不代表他一听到刘毅的招揽便会纳头就拜,那是不可能的,刘备请诸葛亮还要三顾茅庐呢,难道诸葛亮先前就没有意向要跟随刘备?
当然贾诩之所以要考虑是因为刘毅这时候声明不显,通俗的讲就是刘毅这会儿没什么名气,既不是什么皇亲国戚,也不是什么门阀世家,更没有什么名震天下的大事迹。
广川那一战后面,刘毅袭营,大破公孙瓒,不过是在冀州和幽州两地小露一脸,微有薄名而已,贾诩不知道刘毅的来历,心中担心也是正常。
人的名,树的影,无论古今都是如此。
刘毅也不着急,他见贾诩不回应,便起身告辞,招揽人才这种事,一要合眼缘,二也要互相选择,贾诩在考虑,刘毅也想考验一下贾诩。
在他的怀里有一份刘虞的亲笔信,证明了刘毅乃是正儿八经的皇室宗亲,不过在贾诩犹豫的时候,刘毅并没有拿出来。
现在的贾诩虽然没有飞黄腾达,至少也是拥有旁人无法企及的资源,因为这会儿李傕他们刚受封,初掌朝政,一时半会也不会那么快闹内讧,贾诩作为他们的谋士,身份地位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让他放弃眼前一切,跟着刘毅这样一个半路杀出的纯草根,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
所以刘毅不想勉强贾诩,他怀里的那份证明不过是一件光鲜的外衣罢了,实际上刘毅还是孤立无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