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巨宼逆袭

第一百四十六章府衙会晤

顺治十年二月,知晓并参与此事的原南明长沙府役吏潘正先叛变向清廷告密,以陶汝鼐为首的数百人被捕,关押于长沙真武宫,史称“洞庭举事案”。

当时由清廷偏沅巡抚金廷献审理此案,由于金廷献没有查出“衡山会晤”的事情,所以郭都贤、周堪赓等人没被抓捕,还能在外想法营救被捕众人。

洪承畴到任长沙后,因郭都贤有恩于他,举事义军诸首领便请郭都贤出面营救。郭都贤痛恨洪承畴叛国降敌,本不想去,但是为了营救反清义士,无奈只得前往长沙与洪承畴周旋。

洪承畴满口答应释放这些人,但却要经过公开审理。

这却不是洪承畴感恩于郭都贤或是心存仁慈,而是为了笼络人心。

自去岁以来,清军在各地连遭重创,抗清义军如雨后春笋,此起彼伏!

洪承畴就任五省经略之后,为了稳定湖广,决定缩小打击面,拉拢湖南士绅和民间抗清武装,孤立打击李定国和孙可望的南明军。

然而湖广士绅中遗民风气盛及一时,抗拒满清的心理十分严重,抗清武装更是层出不穷,清廷统治根本难以深入湖南,“收拾人心”更是没有指望。

在这种情况下,洪承畴决定将“洞庭举事案”作为拉拢湖南士绅稳定局势的契机和突破口,可还没等到公开审理此案释放抗清义士,长沙城却被大兴军攻破,他自己也成了阶下之囚!

李元利通过民间传言和军情司密报,将这件事情了解得很清楚,所以在没有攻城之前就安排了人去解救这些抗清义士,但他却从来没有想过拉拢这些人为大兴军效劳。

这些人以明朝遗民自居,可不光是抗拒清虏!大兴军已经彻底和南明朝廷决裂,摆明车马是想改朝换代,这些人虽不至于起兵对抗,但不合作那是肯定的。

但他们现在来求见李元利,似乎对大兴军也不是十分抗拒,事情说不定还有点转机。况且对于抗清义士,李元利一向都颇为尊重。

想到此处,李元利站起身来带着刘玄初、周勉等人走到门外,准备亲自迎接他们。

真武宫离府衙并不远,不一会栓柱便带了几个人走了过来。

他们这一次被抓捕三百多人,可不是李元利说的一百多,这么多人自然不可能全部都到府衙,来的只是几位首领。

为首一人身长接近六尺,着一件脏兮兮的浅色程子衣,头戴四角巾,长须及胸,已经略显花白,乱蓬蓬地却并不显得狼狈,后边几人一个作道士打扮,两人作文士装束,另有两人却象是农夫。

李元利上前一步,当先那人走过来拱手道:“陶某见过元帅。”

李元利也拱手还礼道:“原来是陶公当面,晚辈愧不敢当!各位先请入内再行叙话。”

陶汝鼐是崇祯朝太学贡生,崇祯帝曾因他的才学而赐他为太学第一,并且下诏勒石于太学,以彰其名。如果明朝不亡,他绝对能高中进士。

前明亡后,陶汝鼐南渡削发为僧,自号忍头陀。

他原本只想做一名处江湖之远的纯粹文人,以读书为乐。但山河破碎,清虏入侵,他的这种想法只能是一种奢望。

陶汝鼐不得不走出书斋,投身遍布全国的反清浪潮。弘光政权在南京建立时,他受人举荐担任了何腾蛟的监军。南京陷落,弘光政权灭亡后,他又转道广西,做了永历政权的翰林院检讨。

此时的陶汝鼐已经年过五旬,而且才华横溢,诗、文、书法俱佳,名动海内,被当时的人称为“楚陶三绝”,李元利尊称一声陶公也不为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
穿越异世界争霸的战争故事,一次世界大战科技背景,这样才能靠见识虐虐虐啊!书友交流群:1093905061
一块红砖头
乱世大滑头
乱世大滑头
白手起家,小有身价,含冤入狱,意外穿越的张虎,来到文明程度低,诸侯争霸,变革图强,硝烟弥漫的新世界。经济战争中粮价暴跌,一介农奴怎样翻身?豪门大家掌控钱庄,一名小商人能否分一杯羹?诸侯筹钱打仗发行减重铜钱,商行巨头如何狙击?……乱世中,大滑头张虎削剪平民羊毛,抢夺豪门利益,狙击贵族暴政……
老白鼠
一代战将
一代战将
【军事爽文+都市爽文+玄幻爽文】猪脚王亮穿越记,入党,抗日,把妹,揍蒋,出国,当将军,玩外交,抓科研,搞医学.....掌掴过蒋光头,我成立过非盟,我解放过越南,我参加过最强大脑。我叫王亮,我是开国少将,八十年代的上将。建国后的事宜已安排明白,绝对不会触雷,不坑,可以放心阅读。
玗石页
大唐之怼人就变强
大唐之怼人就变强
新书《大唐第一逆子》火热连载穿越时空成为唐朝太子李承乾,开启怼人系统;怼人一时爽,一直怼人一直爽。P.S该系统引起极度舒适!提示:怼李世民掉落治国之才,是否装备?提示:怼唐三藏掉落长生不老,是否装备?提示:怼孙思邈掉落妙手回春,是否装备?
存不易
特种兵之无敌战神
特种兵之无敌战神
三年前,他是受尽白眼的上门赘婿。三年后,沉冤得雪,他终再披战袍,猛虎归山,蛟龙入海,最强狼牙再次出山,将让世界为之颤抖!要战便战,华夏儿郎千千万,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是一本属于男人的书,一起点燃你心中激情和热血!】
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