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吃下来,冯子默吃的那叫一个欢快,满满的幸福感。
作为导游的迪兰见冯子默吃的欢畅,他自己也是颇为自得,感觉在美食上也算是扳回来一局。
至于冯子默那深不见底的好胃口,迪兰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吃惊的,米国那么多大胖子,能猛吃海喝的,迪兰见的多了去了。
吃饱喝足,迪兰才带着冯子默开始正经的游览。
第一个正经的游览点是被米国人认作全米国十大建筑之一的三一教堂。
对于教堂这种建筑,冯子默还是怀有浓厚兴趣的,不过对于宗教文化,冯子默向来是兴致缺缺。
只是到了教堂门口,冯子默并没有感觉到这座被米国人当做十大建筑之一的教堂有何壮丽之处。
无非是通体红褐『色』砂岩墙体上刻有一些相对精细的浮雕,配合着青铜大门,高大的红顶塔楼,使这座建筑看起来有些气势而已,但也只此而已。
直到花了十米元,买了两张门票进到教堂内部,冯子默才感觉到这个教堂有点意思,内墙上的壁画精美细腻,玻璃上的画作更是精彩绝伦。
只是由于冯子默对这个教派的文化并无涉猎,画中的人物以及表达的典故,冯子默都是一头雾水。
迪兰这个临时客串的导游此时也是老底毕『露』,哪怕迪兰名义上也是一位信教者,但是同样一问三不知,唯一能说的上来的就是解释这个“三一教堂”的名字由来——圣父、圣灵和圣子三位一体,故名。
不过,冯子默也没有深究的兴趣,反正就当是异域风情,长长见识就完了,相对五米元的门票来说,冯子默认为参观三一教堂真的很超值。
从三一教堂出来,迪兰又带着冯子默前往皮士顿最富盛名的线路——自由之路。
在米国,能以“自由”命名,同时还能得到大众的认可,便足以说明这条路的意义非凡。
事实也却是如此,虽然看似只是一条普通的红砖路,但是据迪兰介绍,“自由之路”沿途贯穿皮士顿市中心的16处重要历史古迹,而这16处建筑不仅是这座城市的历史见证,更是镌刻了米国由独立走向自由的历史。
在迪兰的介绍中,冯子默才蓦然记起在历史课本中学过的“皮士顿倾茶事件”、“独立战争第一枪”等诸多开启了米国新纪元的历史事件原来都是在皮士顿发生的。
这部分记忆的苏醒,原本对这条红砖路并不感冒的冯子默终于起了一些兴趣,与迪兰谈论起当年米国独立运动中的大事件。
米国本身并无源远历史可言,与号称的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大瑞比起来要差的太多太多,自然也没有太多的光辉历史可以追忆。
但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历史少,米国民众学起来没那么费心费力,而且可以对历史重大事件如数家珍,迪兰也不例外,说起独立运动的事件也是一套一套的,详尽到连冯子默都惊叹不已的地步。
只是惊叹归惊叹,对于这段历史本身,冯子默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毕竟五千年的天朝上国,什么样的大事件没有发生过,外国这些不过儿戏罢了。
当然,想归想,冯子默还没有将这种厚重的历史优越感表『露』出来的打算,只是当着一名合格的听众,听着迪兰唾沫横飞的解说。
由于自由之路全长近四公里,串起来的历史古迹也多,迪兰与冯子默倒也没有一一逛个遍的打算,只是随意的走走看看,聊聊天,看了几处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凭空感受了下当年的气氛,便原路返回了。
一连三个景点逛下来,冯子默真心感觉不过如此,毕竟皮士顿引以为傲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冯子默看来实在是太过浅薄,不值一提。
反倒是皮士顿人并没有太在意的城市容貌和整洁度,给了冯子默更大的震撼,而且一路逛下来,冯子默发现这座城市的建筑虽然大多半旧不新,但是整个城市却有一种平和安闲的味道,行人脸上洋溢的也都是满足和幸福。
迪兰原本还打算带冯子默去见识一下皮士顿的夜生活,找点狂野刺激的乐子,不过迪兰的好意却是被冯子默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倒不是冯子默正义君子不好这一口,而是冯子默还约了甘纳迪和史盖特明天一早会面,哪怕波兹菲特已经明确表示欢迎冯子默的加入,但是冯子默还是想货比两家。
因此,在关乎自己的小命儿面前,所有所谓猎奇的玩意儿对冯子默都没有绝对的吸引力。
是以,迪兰只得带着冯子默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