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长宽都是有一定考量,就拿长度来说,过长不利于操作,而且不利于保温,过短则操作空间不够,浪费材料,并且大棚内温度变化会变化剧烈,不利于作物生长。
而宽度,同样的,过宽,就会出现保温不当,或者操作不便等现象,过窄,种植面积太少,不利于管理。
所以,在那界限之内,最好是将那数据严格控制,好在的是,这大棚的这些,还算不错,当然,这个大致的数据并不绝对,还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去修剪。
比如说,修建的位置,就五米宽,二十米长,你还能凭空变出来么?
当然,这些东西,现在说已经没什么意义,只是分析一下,教萱儿,这些大棚已经建好,不可能推了从新建吧。
对于脊高两米,还算不错,过高,升温太慢,过低不利于操作,两米正合适,当然也可以适当加高,比如加高到两米五,这样在搞上面圆弧的支撑架时,可以更弯,使受光面积增加,从而为作物增加光照。
边高一米二,那么,边边上,要不就不进行种植,要不,就只能种一些矮的作物。
其实在这些基础建设中,乔洛最不满意的不是那东西延伸,而是这没有设置通风窗口,这特么怎么能行。
在种植中,尤其是设施,病害是极为严重的,一旦哪一点没有想到,很有可能全盘覆灭。
这其中,湿度就是很重要的一点,这与那通风口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没有通风口,也就是说很难通风,就算可以通风,也要将那底部压好的棚膜掀起来,这样根本不利于管理,万一刚掀起来,来场大风,直接整个棚都给掀起来了,如果在温度较高的时候还好,温度低,直接将所有作物冻死。
这是多大的损失?
不能通风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当浇完水,或者说昼夜温差极大之时,大棚内聚集太大的湿度,没有及时排出,很容易滋生病害。
一般对于真菌性病害来说,基本上有两种情况特别容易滋生,一种是高温高湿,一种是低温高湿,都会营造出一个特别适合于真菌生存的空间。
最简单的就是,一下完雨,在那森林之中,就会生长大量野生蘑菇,那蘑菇其实就是一种真菌。
那两种真菌滋生的共同点就是高湿,一般来说,真菌性病害最佳的湿度是百分之九十以上,一旦湿度超过百分之九十,那么,不出三天,必然会滋生大量真菌,当然,这个湿度指的是相对湿度,不是那绝对湿度。
由此可见,这没有设置通风窗口是多大的弊端。
好在的是,这设置通风口,不需要太大的变动,只需要将那棚膜变一下就行了,用一张大棚膜,和两张小棚膜,这样就可以设置一种扒窗式通风口。
令乔洛比较好奇的是,这特么棚膜是啥做的,看起来透光率比上个世界的还好...不对,准确的不能叫棚膜,而应该叫棚某某。
这一茬就先这样吧,下一茬在进行更改。
然而此时,大棚管理人员仍旧未到,乔洛索性就将刚刚的分析一一解释给萱儿听,萱儿则是奋笔疾书的记着。
一开始,只有萱儿再听,过了一会,父亲在伸着耳朵在听,然后,那个护卫...
总之,不管你在说啥,你能说出这么多,那就厉害,毕竟,就算是胡编,能编出来这么多,那也需要很强的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