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善政苦笑道:“你们都不想出头,那老夫就开这个口,献城吧!”
待萧正和凌敬等人来到掖城城门,只见城门大开,公孙善政带着属下已经等候多时。
见萧正等人到来,公孙善政急忙上前施礼,“东莱郡公孙善政见过萧大王。”
萧正从斥候口中知道此处城门大开还有些疑惑,现在不由心中喜悦,终于不用攻城了。
萧正下马来到公孙善政面前道:“公孙郡丞深明大义,萧正多谢!”
“岂敢岂敢,萧大王有所不知,在下原籍就是临淄,新柳军攻占临淄后与民秋毫无犯,也没有胁迫在下族人来此,某在此多谢萧大王。”
哦,原来如此,萧正这才明白公孙善政为何如此痛快的投降,感情他家就在北海啊,这个情况他还真不知道。
不过此时萧正也不再解释,道:“公孙郡丞严重了,你我并无私仇,只立场不同而已,哪会殃及家人。”
公孙善政笑道:“那也是萧大王宽厚仁义,快请众位入城歇息。”
萧正也不再客气,率领众人进入掖城。
等进入城内,萧正想起当初来此救李三娃等人的往事,只觉恍如隔世。
随着公孙善政来到太守府,萧正让其他人先行回家,只留下公孙善政一人。
到府内后,公孙善政请萧正上坐,萧正也没客气。
众人坐定后,萧正直接询问,“公孙大人,其它县城情况如何,你可知晓?”
公孙善政显然有所准备,道:“萧大王,其它各县也只有少量县兵而已,另外在掖河入海口船厂,有水军不到两千人驻扎,此外再无兵力。”
萧正早派斥候查探过,水军早就跑了,只希望李三娃等人能堵住他们。
萧正说道:“那有劳公孙大人给其它县令写封信如何?”
公孙善政略一犹豫,道:“自然可以,不过他们是否还能听老夫吩咐,就不得而知了。”
“无妨,听不听是他们的事。”
公孙善政不敢拒绝,立刻开始写信。
写好之后,公孙善政知道萧正有许多事要安排,于是告辞离开回转后宅。
萧正让牛秀歇息一日,然后带着公孙善政的书信去牟平、观阳等县。
随后又命人给杨文昌送信,立刻选拔官吏派到东莱,信中建议由曹同和来此担任太守。
第二天,萧正和凌敬等人确定了下一步的出征路线,新柳军兵分两路,一路由牛秀带领罗士信本部,从掖城出发直奔黄县、牟平。
第二路由梁林、孙柏庆带领本部人马,回头从胶水进攻即墨,然后向东进军昌阳、观阳。
最后两路人马在文登会师。
萧正又将骑兵分成两队随同两路人马一同出兵,第一路人马自是牛秀为主,第二路人马萧正则任命梁林为主将。
大军出发后,萧正命令留守的士兵维持好城内秩序。他则和凌敬前往船厂,到了之后才发现此处早已人去屋空,别说水军,就连工匠都跑的一干二净,萧正深感失望。
接下来几天,可谓捷报频传,黄县、牟平收到公孙善政的劝降信后很干脆的开了城。
即墨虽稍作抵抗,也被梁林率军攻破,随后梁林这一路便直扑昌阳。
水军那边也传来消息,被商志忠和庞卿恽在博昌北部渡口用事先准备的船只阻塞河道,拦住去路,水军进退不得,最后只好乖乖下船投降。
此时,曹同和带着几名属下也风尘仆仆来到掖城。
萧正心中喜悦,笑道:“同和,你们一路辛苦!”
曹同和急忙还礼,“寨主严重了,将士们才辛苦,我等哪当得起辛苦二字。”
曹同和刚当上县令不到半年,就又被调到东莱,当杨文昌和他说是寨主的意思,曹同和非常感念萧正的知遇之恩,想他当初就是一个连饭辙都有的落魄书生,最后壮着胆子去了新柳寨,如今想来,还真就走对了。
随后萧正、凌敬、曹同和三人商议东莱郡官吏问题,最后决定依然任命公孙善政为郡丞,其他愿意为新柳军效力的,可以量才录用。
商议完毕,萧正请来公孙善政,提出请他继续担任东莱郡丞一职,公孙善政很痛快的应了下来,并表示会全力配合曹太守的工作。
曹同和正式入主太守府行使职责。
牛秀一路人马进展比较顺利,占据黄县和牟平后正缓缓向文登方向挺近。
梁林一路稍有挫折,在即墨遭到抵抗,好在最后拿了下来,而后昌阳、观阳两县投诚。
最后两支队伍汇合后,一同开赴文登。
文登县令已经知道,东来郡就剩下他这么一个孤零零的县城,哪还有死守的心思?况且新柳军名声不错,破城之后与民秋毫无犯,他们这些官吏也去留随意,如此,何苦还找不自在呢?
顺利占领文登后,新柳军便将整个东莱郡纳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