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涿郡的时候杨广便下达了一系列的诏令,吐万绪经营怀远,民部尚书樊子盖留守涿郡,同时敕令黎阳、洛阳、洛口、太原等仓的粮食运往望海顿,准备第二次东征。
想要打仗就要有兵有将,可是这次实在是损失惨重,段文振去世后,杨广扒拉着手指算来算去也没找到合适的接替人选,万般无奈只能让兵部尚书这个重要的职位暂时空缺。
宇文述好歹是自己的儿女亲家,而且宇文家族实力雄厚,如今还需要他们的支持,杨广只好下旨把宇文述从牢里放出来贬为平民,从大隋朝建立开始,杨广就看透了这些世家门阀,将其视作裤裆里的虱子,登基以后更是以打击世家门阀为头等要事,可杨广不得不再一次的妥协,这不得不说是种无奈。
既然没杀宇文述,那么于仲文自然也不能杀,杨广觉得还是要公平点,于是把于仲文也贬为平民,可其他在押的将领却将罪过都推到了于仲文的身上,尤其是放任乙支文德离去这件事,刘士龙已死,于仲文百口莫辩,于是放出没几天又再次被关押起来,本来就忧愤成疾,这一折腾病情加重,被放回家治病没几天便溘然长逝。
杨广心里不是滋味,段文振死了,宇文恺回到东都没几天也死了,现在于仲文又没了,他心里明白的很,把罪过都推到这些将领身上不大公平,毕竟战事的经过他自己心知肚明,所以对这一干将领也就高举轻放都免了责罚。
打仗首先需要钱,可是国库已经空虚,这些年大兴土木,东征西讨把杨坚留下的家底折腾的一干二净,杨广不得不再次下旨加捐,同时下令铸造五铢白钱,不少大臣都直咧嘴,这白钱在民间根本不受认可,很多商人都不收,百姓拿到手里也花不出去,即便花出去,其价值也仅有五铢钱的三分之二,甚至只有一半,很多人感叹,这不坑人吗?老百姓还有活路吗?这江山到底还要不要了?
王薄在长白山举旗造反,提出的口号是“反对东征,反对徭役”,这个口号得到了河南、河北等地义军的响应,原因何在?
就是因为那里距离东征的战场最近受苦最深,平民、府兵被大量征发,主要劳动力都去了辽东,家里的老弱妇孺如何耕种土地?能够勉强糊口已算不错,哪还有力气上缴租赋?更何况还要负担战争捐!
再加上连年天灾,各地官府面临两难的境地,供应东征的物资就无力赈济灾民,赈济灾民就无法完成朝廷下派的任务,二者选其一,只能放弃灾民,放弃的同时还要加大征缴税赋的力度,于是官民的矛盾愈发尖锐。
而主张停止东征,起码休养几年再东征的大臣是赞成义军提出的口号,发自内心的希望圣上能顺应民意停止征战的步伐,给老百姓喘息的机会,让这个元气大伤的国家缓一口气。
依照目前大隋的境况来看,还远没到大厦倾覆的地步,虽然各地烽火连连,可朝廷的实力还在,只要缓一缓,等一等,不要再急功近利,善良而宽容的老百姓会原谅朝廷的过失,给他们一点时间,压在他们身上的担子轻一点,完全可以稳定住局面,努力休养生息几年甚至可能重现当初的开皇盛世,到那时再行东征不也不迟吗?
道理都懂,可是面对已经有些神经的杨广,很多大臣彻底感到绝望,不少人甚至开始思考退路,不想和这个疯子一起玩儿下去了,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这些世家门阀完全有能力重新选择一个中意的主子,只要他们能达成共识。
这些事情杨广究竟知不知道,考没考虑已经不得而知,他现在一门心思报仇雪耻,就在这个焦头烂额的时候,终于从齐鲁传来好消息,张须陀击败王薄,这让杨广大为振奋。
PS:古代医生在西汉中期以后地位越来越低,哪怕是华佗那样的名医,也会后悔从医:“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华佗传》)。唐时韩愈在《师说》中云:“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朱熹评价孙思邈:“思邈为唐名进士,因知医贬为技流,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