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敏跟母亲胡莲说了想调动工作的事。胡莲表示反对。理由有三点。
一是胡思敏从来没有做过影视导演,到人才倍出的峨嵋电影制片去,能不能做上导演都是问题。
二是胡思敏人到中年,事业已基本定型,现在转型,成功的概率不高。
三是影视圈是是非之地,想要收获,必须付出,作为一个女人,最好相夫教子,不要招惹是非。否则,会输得很惨。
对于母亲的三点建议,胡思敏只认同第一点。如果调过去后,找不到单独导演电影的机会,再跑几年龙套,那就不划算了。
还有一点让胡思敏难以割舍的是,凭她的资历和能力,她有可能升任文化馆副馆长这个职位。
在文化馆工作了这么多年,组织和同事们对她是肯定和认同,这让胡思敏在事业上找到些许成就感和归属感。
但胡思敏的心思,很大很大。她不甘心于此,她有她的理想追求。
晚间,夫妻洗漱上床,她把这个想法跟周国顺说了。周国顺并没有其他意见和建议,他表示支持。
周国顺有周国顺的事业,胡思敏有胡思敏的追求,夫妻间本来就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
但周国顺和胡思敏,似乎并不在于信任和支持。更多的是,对方的事,自己并不想过多干涉。
你行你素,我行我素。
胡思敏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她给她在北影厂的导师王林导演打电话,征求王林导演的意见。
王林导演说:“你在文化馆,主要从事的是歌舞和话剧的编排。歌舞很简单。只有话剧和电影电视有点相似,但区别很大。”
胡思敏说:“王导,可不可以理解,电影、影视就是由话剧演变而成的呢?”
王林导演说:“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
胡思敏说:“话剧本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
王林导演说:“话剧和电影的区别主要为呈现方式不同。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其不可缺少的元素是舞台,它的属性是临场感,是象征性,是交流感。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其不可缺少的元素是镜头。镜头的属性是推、拉、摇、移动,是取景布光,是蒙太奇。电影的纪实性要求电影表演必须真实、自然、生活化。”
胡思敏说:“这个我知道。”
王林导演接着说:“电影表演不仅与电影艺术的特性有密切联系,而且受到电影企业生产条件的制约,电影演员必须适应其各种条件。例如,拍内景,要等布光、等摄影技术条件、等美工、等化装、等道具等等;拍外景,要等日出、等日落、等下雨、等下雪等等。又如要适应各种拍摄条件,如寒冷、高温、强光照射等等。对导演的要求很高的。”
胡思敏说:“这些我可以边干边学。”
王林导演说:“我实话跟你说吧,导演这行,最看重的是资历和能力。你想想看,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导演过电影和影视的人,谁敢把作品交给你来导演?哪个领导敢承担这种责任?”
王林导演的诚恳意见,胡思敏还是认同的。
在北影厂的学习,开拓了胡思敏的眼见,丰富了她的思维,激发了她的创作热情。
根据文化馆安排,胡思敏着手排练话剧《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