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课本一看。
果然,《醉翁亭记》读起来朗朗上口。
似乎滁州的百姓在这位“醉翁”上任的时候都过得非常不错。
毕竟,这样一个能让百姓生活如此开心是太守,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虽然全文都以“乐”在表述,但是实际的情况似乎并不是这样。
似乎,在字里行间中,欧阳修在隐藏着这么难言之隐。
不过,对于这些,吴真实并没有多做思考,毕竟时间已经差不多到了要去见周公的时候。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李老师则是兴致勃勃的提欧阳修的生平。
原来,这时候的欧阳修是被贬到这地方的。
自然“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么一来,吴真实才明白,那隐藏的难言之隐可能就是指的这个了。
毕竟,被贬必然是一种打击。
不过,按地图上的位置来看,滁州似乎是算离当时的政治中心比较近的地方,所以还有希望重新回到临安去完成自己的抱负和理想的。
自然,在这样一个地方,一言一行其实也相当于在皇帝的眼皮底下观察。
这样一来,欧阳修为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不会在明面上来发泄。
毕竟,并不是和韩愈一样被贬到那个时期最为偏远的地方。
所以,从表面上来看这《醉翁亭记》就是以“乐”贯穿始终了。
介绍完背景自然就开始起了咬文嚼字。
毕竟,这样的文章其句读还是值得仔细考究一番的。
而且,在以后的考试中,这篇文章似乎也是非常重要的考察内容,所以一点都马虎不得。
讲到一半,李老师突然打趣的问:“好了,这篇文章,出现得最多的字是什么字?”
接着,下面的答案就炸开花来。
周闻第一个抢答道:“‘者’字。”
接着袁理马上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也’字。”
自然,两人说的虽然带着蒙的成分,但是道理似乎也是有的。
毕竟,“……者,……也”的句子确实在文章中占据了半壁江山。
当然,其他的不同意见也是有人提出的,比如“之”等字。
李老师想了想后说:“你们历史老师应该讲课的时候讲过一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注吧?’。”
听到这个,大家马上翻起书来通篇查找哪个字的出现最多。
毕竟,李老师的意思很明显,这并不是让大家猜答案。
接着,吴真实马上举手答道:“‘也’字。”
李老师微笑的说:“嗯,好,还有其他答案吗?”
这时,则又冒出来了新的答案。
郭雪举手说:“还有‘而’字。”
李老师笑着说:“嗯,好,还有其他答案吗?”
听到这话,大家马上又开始翻起了书。
毕竟,听李老师这话,似乎还希望能给出新的答案。
但是,其他的字似乎看起来没有这么多。
于是忙活了一会儿后,大家又开始比较起已经提出的答案来。
毕竟,其他的字再怎么多也比不上“也”,“而”,“者”,“之”几个字。
终于,经过反复的讨论,最终公认了,“也”字最多。
不过得出结论后,并没有继续研究“也”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