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作战从匪军手里缴获了不少武器装备,杨齐给他们每人配备了一把腰刀,一杆长枪,可喜可贺的是居然让他找到了二十副弓箭,胡峰当然不会跟杨齐抢他看上的东西,吕大宝就更不会了,他正愁如何报答杨齐的救命之恩,王利现在看杨齐全是佩服的神色,他们三个没话说,李明伟对于杨齐的宠爱之心,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蒋继仁跟赵忠权那更是不会说什么来招惹杨齐了,这是为官之道,所以他很顺利的领到了他需要的东西。
不出任何意外,吕大宝又被留了下来,同时被留下的还有一百二十余名军汉,里面正兵营的有三十余人,其余的全是散兵,同样出乎意料的是,他将那些不足十八岁的孩子全都留了下来,看来于自己一样心思的人,还是有的。他们要在这里修建一个临时营地,接收补给,吕大宝还要亲自前往运输补给。
战争来的快,结束的也快,杨齐这边也没有耽误时间,在午后他们就继续赶路,要在天黑前与大部队汇合,夜晚对于冷兵器作战来说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所以古代不到万不得已,夜间不会有任何军事行动。
因为已经与匪军有一场战事的接触,他们也知道这股官军不好碰,所以沿途并没有再遇到匪军的袭击,但大家也都很谨慎,走的并不快,好在傍晚时分,几百人的队伍终于赶上大部队的宿营地。
只见安定县军营的附近一里远的地方,还有两个营地,看样子都是官军的配置。
“哪部分的?”守营门的小旗官见到又有一队人马开来,上前拦住问道。
“安定县赵千户旗下总旗官:杨齐。”杨齐说完将腰牌递了过去。
“杨总旗,请!”守营门的是周子金旗下的一名小旗官,确认完身份后就放行。
“打听一下,那两个军营是哪来的?”杨齐探头问道。
“一个是吴堡县的、一个是清涧县的。”小旗官回道。
“都来了多少人?”杨齐继续打听到。
“具体人数不知道,但看着跟咱们的人数差不多。”小旗官来得早,知道的多一些。
“有劳!”杨齐见他知道的也不多,施了礼跟着队伍往营地里面走去。
绥德县衙。此时灯火通明,王二及一众起义军大小头目正聚在一起,边吃喝,边商议军情。
“城外现在有:吴堡、清涧、安定千户所的官军一万人左右,咱们是不到两万,精兵有五千人。”王二到这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接着说道:“诸位将领,可有退敌之计?”
王二明朝末年白水县南鹿角村人,于天启七年带领饥民数百人起义,至今已经转战多地,官军多次围剿都被他跑了,还有几次将官军击败,如今王嘉胤在府谷开府设衙,建立草创政权,怎可少了王二这第一批起义之人?近两年陕西大旱,民不果腹,造反之人层出不穷,王二的追随者们一下激增至二万人,人多了就要建立制度,起义军普遍采用营哨制,五人为伍,二伍为什,三什为队,三队为哨,五哨为总,五总为营,人数大概在三千人以里,王二自领为帅。
“大帅!属下以为,咱们只需坚城自守,引官军来攻,待他们攻城失利之际,再引军突然杀出,必可大获全胜!”说话之人乃是追随他一同起义同村的王龚,如今在王二旗下担任一营的将官。
“哎!我说王将军,咱们也是真刀真枪的跟官军打拼过来的,如今我军日胜,气势如虹,官军皆望风而逃,我军所过之处开仓放粮,斩杀危害乡间的地主豪绅,百姓们那都是夹道欢迎,就城外那几营官军?”白国朋在一旁直接说道:“干就完了!”他也是王二手下的一营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