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城?”三郎听了,再次用手撑着驴车,准备跳下去:“不行,我得下车。”
可他的手臂还是撑不住,人摔倒在车板上。
老汉驾着驴车,不紧不慢地说:“小娃子,不要心急啰。有什么事,等身体养好了再说啰。”
杨奇也过来扶住,再三地感谢老汉:
“三郎,多亏了罗大叔,把自家的积攒的家当都给扔了,才腾出位置来让你躺着休息,不然我们连洛阳城方圆十里都走出不来。”
老汉朝后摆了摆手:“没事、没事。和人比起来,那些东西又算得了什么啰。”
翠儿端着水罐走了过去:“罗大叔,我打了水,你们也喝点。”
三郎拉了拉杨奇的衣服。
杨奇俯身下去,就听到三郎小声地说:“公主,我们还是回并州比较好。”
杨奇轻叹了口气:“三郎,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凭你现在的身体状况,我可没办法把你背回并州。”
三郎想了想,只能先靠了下来:“这些人又是怎么回事?”
杨奇轻叹了口气:“晋王已经登基,却更加地变本加厉,招募新兵、收刮百姓。现在一路上,都是逃难的百姓。”
三郎转头往周围看了看,逃难的队伍长长的,一眼都望不到头:
“大燕的东路军是由燕帝的结拜兄弟力明掌控,晋王这是要准备开战啊。”
杨奇看着前面:
“这不还没开战嘛。都是逃难的,哪里有活路就往哪里走,洛阳的西边、南边都在和朝廷军打仗,北边又有黄河拦住,所以现在大家也只能往东走。”
三郎:“管城东边过去不远就是汴州,我们就在那边离开,然后回并州吧。”
杨奇点了点头:“到了那边再看看吧。”
驴车继续行进着。
翠儿跟在车旁走着。
三郎突然伸出手,拉住翠儿的手臂:“翠儿,小王爷的事,我......”
翠儿却打断了三郎的话,她看着三郎,认真地说:“阔儿,他叫阔儿,是我们姐姐的孩子。”
三郎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翠儿又接着语气坚定地说:“他会没事的,我们一定会找到他。”
三郎抓住了翠儿的手。
翠儿反而轻轻地拍了拍三郎的手表示安慰。
这时,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男孩手上拿着个草扎的蚂蚱跑了过来,他看到三郎,就兴奋地说:“大懒虫,你醒了!”
三郎一怔:“大懒虫?”
小男孩做了个鬼脸:“我们都在走,就你在睡,不是懒虫是什么?”
三郎哑然失笑。
拉车的罗大叔转过头来:“贵娃,你刚跑哪里去了?”
贵娃嘻嘻地说:“我刚找小叶子玩去了,桂叔他们一家就在后面呢。大懒虫,你醒了就太好了。这个,送给你!”
说着,他就把手中的草扎的蚂蚱递到三郎手上:“阿爷,大懒虫醒了,我要去告诉小叶子。”
说完,他就撒开腿跑了。
三郎手上拿着草扎的蚂蚱,看着边跑边喊“小叶子”的贵娃,他转头看着翠儿。
翠儿对着他笑笑。
三郎咧开嘴也笑了。
走在车前和罗大叔有一搭没一搭闲聊的杨奇也笑了。
夜晚,逃难的人们三五成群地聚着,生火取暖。
罗大叔在瓦罐上盛了碗吃的给杨奇递了过来,杨奇递给了三郎,三郎转身就要递给贵娃。
贵娃满脸笑意:“大懒虫,阿爷说你生病了,你先吃吧。”
这时罗大叔已经又盛了一碗端过来:“我吃过了,你们快吃吧。”
杨奇知道他们没有什么吃的了,又不好推辞,说到:“翠儿在打水,我去帮忙。”
就走开了。
贵娃这才去把罗大叔手上的碗接了过去,他低着头,吹了两口,就顾不上烫,把碗放在嘴边,西里呼噜地吃喝起来。
三郎看贵娃有吃的了,这才把碗端回面前,他看了看碗里,野菜汤上漂着一层碎馍馍,已经浸饱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