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夸我了,凑巧想到罢了,该看第三句了。”
我们不再嬉笑,眼神看向城墙上的第三句话。
奈何神人不再留。
朱元璋留下的这几句话,其实一句比一句容易理解,可偏偏就是因为太过简单,反而猜不出其中真谛。
从字面意思上看,无奈“神人”不再留下,仅此而已。
至于这“神人”为什么不再留下,要去往哪里,在这句话中丝毫没有提及。
众人面面相觑,居然一时之间没有人发言。
回头看看春亭,依旧没有醒来的意思,他曾说过,是朱元璋在梦中见到神仙,醒来正好遇到常遇春,他诚惶诚恐,因此称其为“神人”。
常遇春对朱元璋许诺可助他龙登九五,代价就是换取朱元璋为他建造一处陵墓,事实上就是獬豸雕像的安放之地。
史书记载,洪武二年,常遇春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想来就是那时陵墓建造完成,天下也已经安定,常遇春功成身退,诈死隐世回到关山。
薛楠本来兴高采烈,结果看见这句话,神色再一次变的低沉。
“这朱元璋也是的,留下这些话都是那么简单,可和在一起就是让人看不懂。”
凌轩在一旁自言自语,我凑过去听,却是之前说过的关于常遇春死亡的记载。
“洪武二年,常遇春自开平率师南归,行至柳河川,突然病卒,年仅四十岁。灵柩运回金陵,朱元璋悲痛欲绝,亲往龙江祭奠,追封他为开平王......”
既然已经知道常遇春是诈死隐世,不知道凌轩又想这些记载有什么用,还没等我开口询问,凌轩忽然停下口中的自言自语,面色几度变换,似乎有所发现。
“你们说,朱元璋为什么要封常遇春为开平王?”
沈浪还以为凌轩想到了什么线索,一听是这样的问题,没好气的开口,语气中满是无奈。
“师傅你怎么能问这样的问题呢,还不是因为常遇春开疆扩土,平定神州,朱元璋为了纪念,就封他为王,这不是很正常么。”
“这说不过去。”
凌轩面色越来越肯定,斩钉截铁的反驳了沈浪所说。
“常遇春出山一是因为王保保乃弱水中人,他为了神州安宁,才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二是为了寻得一处雕像的安放之地,不管是哪个理由,都不适合公之于众。”
“从他甘心在徐达手下为副将就可以看出,他有意隐瞒自己的身份,又怎么可能需要这对他无用的王位之称?”
我们转念一想,凌轩说的很有道理。
常遇春本就不是世俗中人,他连那万人之上的位子都没有兴趣,已经甘愿在徐达手下为副,自然不会贪图那虚无缥缈的王爵一说。
为了隐瞒身份,就算朱元璋真心实意的想封他为王,他也会理所当然的拒绝,除非在这开平王的封号中,还隐藏着其他的信息。
凌轩双眼发亮,手掌摩挲着自己的下巴,口中吐出的话语明显带着深意。
“这明朝前有开国六王,后有开国六公,看样子,朱元璋似乎对这个六情有独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