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在了那口大锅跟前,看着里面沸腾的汤汁中翻动着一个个珍贵的飞龙。
尽管那个时代的飞龙不是保护动物,也算是林子里罕见的飞禽,依旧物以稀为贵,营养价值高,平头百姓哪里能吃到。
多年前,已经作为贡品供奉大清皇宫了。
看样,弥勒佛大灶头今天拿出家底子来了,准备用这个答谢捧场的老饕们。
他看到了旁边早就准备好了一个个精致的汤盅,上等青花瓷做的,玲珑精致,半透明,把浓浓的靓汤放在里面,效果会更好。
“叫什么菜名,菜名也讲究信达雅,不能太实在了,要是那样的话,食客们记不住,还少了一份雅兴。”郑礼信很专业地问。
旁边的弥勒佛先是夸奖了几句郑礼信果真是内行,随即说:“叫飞龙在天八桂汤。”
郑礼信想了想,不由地评价说:“飞龙在天有气势,八桂也契合,里面应该是放了八种调味品,这个名不错……”
他检查的差不多了,朝着几个厨子看去。
这些人算是后厨里的普通厨子,穿戴上比弥勒佛差了点,一个个正忙乎着手里的事,看样子都很专业的样子。
小九子他们出来了,弥勒佛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到了明档炉灶上,叫着后厨的几个厨子过来打下手。
五个锅灶,都已经冒起了火苗,旁边有杂工对着风箱,都准备好了,火大火小按厨子需要来。
在一片期待的目光中,小九子走了过去,张不凡忙乎着给他打杂。
各位评委,也就是老饕们都在低声说着什么,他们有的听说过郑礼信官厨大名的,也有的是刚听说的,都在等着看看这个年轻东家到底能做出什么惊世菜肴来。
弥勒佛在长春府厨子界名气大,这要是平时,都很难吃到他做的菜,人家的原则是一天就十道八道的菜,剩下时间是看着厨子们上手,
自己最多是摆摆席,也就是甩手掌柜。
小九子先是朝着老饕们恭敬地抱拳施礼,然后问弥勒佛:“米灶头,本人初来乍到,理应谦虚学习,做得不周的地方,还请海涵,不知道这锅灶咱俩怎么分?”
“您是刚来的,六口锅,分您两口咋样?”弥勒佛皮笑肉不笑地说着,压根也没客气,像是开玩笑似得加了句:“别看你是老东家派来的,咱厨子是讲究辈分的,约莫着我上灶的时候……”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米灶头,我劝你……”听他说话难听,老夫子不温不火地辩解了起来,没等他说完,小九子头也没回,举起手就制止了他:“老米说的没错,他上灶的时候,我还没出生呢,这样,我就要两口锅。”
这话听得众多老饕很是不理解,尽管说这厨子手艺可能有差距,可你两口锅和人家四口锅相比,根本就比不过人家。
好在他们都是吃过百家馆子的人,什么菜什么味,别说吃了,闻一闻都能知道什么层次。
弥勒佛独自掌着一口锅灶,旁边站着个厨子,给他备料。
其他三口锅灶那里也都上了厨子。
不过,这些厨子都是按照弥勒佛的话干活,他说锅底油,那边就上油了,他说加火,那边就加火了,什么都是他控制着。
他自己主灶的是锅爆肉,一块鲜亮的里脊肉放在了旁边,他瞄了眼旁边的菜刀,又看了看郑礼信这边,马上就收回了目光,谁也没发现,他脸上闪过了一丝狡黠。
“姓郑的,你也做锅爆肉啊,有人说你弄出来的,俺老米不服,看过你的那个配方,自己又研究了,咱俩比比。”弥勒佛站在灶台上,一下子就进入了角色,也顾不上他是总店派来的了,说起话来,一点都不客气。
郑礼信刚才交代说自己的锅爆肉也应该叫各位点评点评,叫他这么一说,很快就回应说:“米灶头,你弄你的,我做什么,看心情。”
他竟然说要看心情,说明还没准备好呢,弥勒佛不由地心里闪过一丝惊喜,这边开始动手了。
一时间,火光四射,香气升腾,整个大堂里飘散着沁人心脾的香味。
小九子靠在窗户这边,时而看着他精熟地操作,时而看看外面的景色,一点不着急的样子,但要细看还有点胸有成竹的样子。
邓文峰和很多老饕熟悉,他端坐在这些人中间,不时地和众人献殷勤,打招呼,交流对这两伙人的看法。
在他看来,这长春府的各种佐料和哈尔滨的不一样,郑礼信刚来到,才大半天功夫呢,什么都不熟悉,单说这火候吧,肯定掌握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