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四实在,把这些年见到的听说的,事无巨细都说了起来。
他三十岁出头,留着细密的胡子,脸色黑红,就像山坡上朝阳的泥土,看起来厚道无比,厚厚的嘴唇,说话很慢,每当小九子思考问题,都会停下来,盯着对方的眼睛,随后就补充说些郑老板可能感兴趣的事。
此去要是走正常的大路,从这里朝南走几十里地,经过了拉林河上了官道了。
按照他说的,官道上兵痞土匪横行,大白天打家劫舍的屡见不鲜。
要是这么走下去,从五常走的话,尽管都是些土路,行车倒也不麻烦,还省去了不少的事。
据他说,尽管这条路人少,同样不能排除各家大大小小的土匪、盗贼。
俩人说了会话,小九子见他衣兜里露出了几页纸,就好奇地问:“老四,你出门还带着书啊,以前念过书吗?”
“东家,我自己学的,不会写对子,能写几句话,捎个信什么的,都是自己写的,跟着您出门,寻思了下,带了《三字经》和一本……”他谦虚地说着,就把破旧的书本拿来出来,上面尽是油渍和其它脏东西,小九子也嫌弃,接了过来,看了几眼,说:“这本是《朱子家训》,都是讲做事做人道理的内容,好好看,看了不白看,咱做人就得讲信誉,实实在在的。”
从这一刻开始,郑礼信就时不常地关注起了这个牛老四,人家尽管是穷苦出身,还注意学习,一停下来就看看书,看的认真,做事也靠谱,对他印象越来越好。
第三天下午,商队一行赶到了一片山坳中间,道路变得宽敞了不少。
路两边尽是一望无际的稻田,一堆堆的稻谷摆放在天地里,叫人觉得震撼。
牛老四听说过这地方,就下了车,拿着铁钳子在地上插了半天,回来时大声说:“老板,各位,你们发现了吗,这地方雪不小,风一点都不大,比城里暖了多了。那边还有山泉水……”
这一点,老夫子也看出来了。
这老家伙从进了这长长的山坳,就拿出了个罗盘,到处比划着,就像是要在这里寻找龙潭虎穴之地一样的认真。
“没错,这地方地势特殊,温度不低,大冬天还暖洋洋的,适合栽种五谷杂粮,关键是山泉水多,这时候还有不结冰的水源地,肯定是好地方啊,下车吧。”老夫子果断地分析起来了。
长长的道路就像玉带一样横亘在山坳中,周围是群山环绕,不远处的良田星罗棋布一般,迎面而来的风带着一股子盆地中特有的暖意。
他们决定在路边一个棚子里打尖,烧了热水,大家舒服地喝着,开始听老夫子说话了,他手里拿着一个破旧的地图,指着南面说:“再朝东南应该是五常了,这地方物华天宝,水质好,
就是大冬天喝凉水都不再闹肚子的,水里有股子天然的甜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起,这地方的大米可就出了名了,慈禧太后他老人家都稀罕这里的大米,早就成贡米了。”
“夫子啊,不是那老太太叫八国联军赶到山西吃米糊糊了吗!”张不凡插嘴嘲笑道。
好在这里都是自家人,就算说了过头的话,也不会有人治罪。
小九子开明地说:“不凡说的没错,那是国人屈辱史,咱不讲究这个,就是这个贡米吧,我觉得好着呢,说明关外山水怡人养人,好地方就能养好人,就是离咱那地方远点,关键是咱食客也吃不起贡米啊。”
他脑子是经商的事,自然就想到了这里的优质大米。
他在厨艺上已经是当地数一数二的了,可思想并没有局限在精致的菜肴上,还想到叫更多的人吃上口感好营养好的米饭。
“来,咱先弄一锅尝尝,老规矩,照价给钱。”老夫子出了个主意。
他带着体力好的刘大锤、牛老四等人走出去了几里地,在田间地头逛游了一大圈,还在几条没结冰的小河边上弄来了不少鱼。
这些一捺多长的鱼,闻着味道就有股子清香味。
是当地人在河里放的笼子套的,他们直接给收了,和弄的稻米一样,在跟前显眼的地方留下了铜钱。
两口锅支上了,一锅米饭,一锅是清炖鱼,按照小九子的说法,这种鱼什么佐料都不放,连油盐都不用,清洗干净了,直接放进锅里小火慢炖,用的是河里的水。
不一会功夫一碗碗米饭盛了上来,顿时弥漫起一股子异香的味道。
这种香味尽管被风吹着,依旧沁人心脾。
米粒亮晶晶的,丰腴饱满,如同一个个小精灵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