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斗破之再世红颜
- 大劫降世不再是主角的萧炎死于强敌之手,却因为种种原因再次穿越,从了大千世界回到了小时候的斗气大陆。但是萧炎发现自己并没有重生在自己身上,而是变成了那个他并不爱却永远也忘不掉的女——纳兰嫣然。女儿身的萧炎会如何面对新生?她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那么就请关注本书。充几点1不要跟我扯什么原着,什么漫画的,这些对我来说只是借鉴,这是我的小说了防止日后胡喷的这个必须要提前提出来,看不惯请绕路2会有很大的变更,
- 星辰隐耀.CS
两足走兽的身躯结构事实上并不是这个宇宙的通用解。
在自然演化的情况下,“能用就行”往往才是进化的主基调,以至于绝大部分生物曾经的身体构成在现代文明看来,都是极为不合理的。
奥什哈马霍人则不然。
虽然有着一个“人”的后缀,实际上他们的身躯结构却是于人类、不,世上绝大部分生命都是迥异的,不仅没有什么五官和四肢的存在,甚至直接就是一整个朴实的不能再朴实的球体。
嗯,没错,就是球体。
由于奥什哈马霍人都是天生的灵能者以及黑洞喷流本身极端险恶的缘故,在根本没有任何外部生存压力的情况下,这个种族并没有点出肢体和大脑的存在,而是直接在灵能这条路上一去不回,完全依靠灵能维持生命、进行思考、运动、交流。
得益于逐渐升华的生命本质,通晓语言的能力已经在巴萨罗谬身上显现,让他听懂了造星贤者这一声声赞美,也明白了此时这群黑洞喷流生物的心中所念所想。
与其说是通晓语言,其实不如说是把握住了世事变换中那唯一不变的根本脉络,从某种更加直观全面的角度去处理信息。在将高维神躯化作全面展开的生命树后,“慈悲”“理解”“智慧”创造界中三个位阶的隐秘特征,竟是缓缓依次显现,慷慨的展现着自身的奥秘。
称得上是意外之喜。
一份心念转动间,巴萨罗谬的动作却并未停滞,精神意志忽的分别化作数千万个线程,趁着大多数奥什哈马霍人都还在被生命树顶端“王冠之位”的奥秘所吸引时,悄然一部分操控根须扎入那颗灵能黑洞,通过相似性质的共鸣,飞快汲取着某些关键信息,将自身的形态由“异世神”转化为“本土神”,并且做好了随时跑路的准备。
巴萨罗谬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明确,面对一个个在纯粹体量上远胜于他的黑洞喷流生物,他唯一的优势便是在于不同超凡体系带来的能力不对等,能够凭借生命树阵图的特性给本土化进度的推进争取时间。
望着那株仿佛是从灵能黑洞中生长出来的光辉之树,此时的撒法同样也被那种前所未见的辉煌之光所吸引,不由自主的沉迷了进去,随着那些枝叶的律动而调整着自身的灵能频率。
若是用肉眼看来,这种变化也就是让它球状的身体更加闪耀了几分,在外壳上镀上了一层银漆。
奥什哈马霍人固然沉默寡言,可当面对一切和“分离之道”有关的事情时,却总是会表露出一种不同寻常的热切,直率而坦然。
作为在场少数的情绪的,造星贤者当即便注意到了撒法这边的变化,碍于先前临时想出来的说辞,它不好直接点破,只能将身躯的光辉调整为象征着虔诚的颜色,斟酌着言语,用温和的频率闪着光:“撒法,我知道你。”
“贤者大人……知道我?”撒法微微一愣,有些不解。
“没错,我知道你。”造星贤者驽定道,身上闪着的的光诚恳而可靠:“自从上一次的祭祀结束后,我便在注意你了,能始终坚持着分离之道,从聚合之道的诱惑中挣脱出来,你很好。”
回想起先前对于仪轨的莫名既视感,它那亲切的态度反而是让撒法有些犹疑,并没有如正常的奥什哈马霍人那样单纯的因为造星贤者的态度而喜悦。
“那……有关信奉的聚合之道……”
还没有等撒法把话说完,下一刻,造星贤者的话语又响起了,身上光芒璀璨。
“孩子,上前来。”他不容置疑道。
——一提到聚合之道就加快了语速,贤者大人……是在想掩盖什么?
环境对这个种族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常年没有生存的压力导致大部分黑洞喷流生物都是一副孤僻而沉默的性格,一心只想成为真正的牧河者,在星间追寻分离之道。假如是要比喻的话,大抵便是那种信仰极度坚定,一生秉持着戒律的老苦行者。
撒法是个寻常的奥什哈马霍人,也是个不寻常的奥什哈马霍人,因为曾经有一段时间接触过那些暗中开始信奉聚合之道的同伴的缘故,它的心智也难免变得不那么死板了起来。
虽然对于目前的状况来讲,这种小聪明还是毫无意义就是了。
随着造星贤者的意志,虚空中的庞大仪轨开始悄然运行了起来,令撒法的身躯不受控制的行动了起来,来到了那株生命之树的根须下,灵能黑洞的身影前。
有着造星贤者的力量作保护,在这个距离下,撒法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生命树那仿佛纯粹由奇迹结晶所构成的树干,以及其中那抹沉寂着的伟大本质。
真美啊……
莫名的,撒法心中忍不住升起了想要再上前一点,用自己的身躯亲自去触碰的念头。
在黑洞喷流这种极端环境中,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幸存,包括他们奥什哈马霍人的身躯在内,一切都是流动着的,对于黑洞喷流生物来讲,“固体”这种在地表上很常见的事物反而确实是一种堪称不可思议的奇迹。
毫无疑问,眼前这株奇异的树木正是分离之道的体现。
他们不知道的是,生命树本质上便是升华之路的最终体现,如同镜子一般,能够令所见者照见自身所渴求之物,此时既然他们所想为分离之道,而所见的则自然也会是分离之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