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鞅尝试自已以身代替那个赵国士子,结果是很沮丧,他在魏国见过飘香楼众多的名士辩论,却没有一个在心底能压下去。
华小三一面语锋之利直击人心,一面却口称以德服人,这个是什么人呐!
还有一个问题,这大冷天,雪风飞舞着,他摇的什么鬼?他不冷么?娘的,这人好像头脑不太灵活。
小三儿依然慢慢摇着折扇,咦,鼻子里好象有啥东西在流动,用手一擦,狗屎,是鼻水,立马收了折扇,仰天望着一朵乌云:“诸葛亮呀诸葛大爷,没事你丫的摇啥鹅毛扇?难道是天天上班前喝姜汁不成?”
“这三题有意思!”卫鞅收回思绪,视线盯着羊皮卷上的几条题目,眉头中间皱成一个川字。
“让穷地方变得富裕,说一千道一万,少不了一个商字!”
对秦有过了解的他,卫鞅的思想主张是抑商重农,西秦不似魏国,秦国的人连饭也吃不饱,如果重商必定会抑农,但不代表他不懂,相反在魏几年,商业之繁华冠绝六雄之上,什么原因他当然了如指掌。
出身卫国,公孙公候之偏远族人,又名公孙鞅。
嗯,如中山靖王之后人刘备一般,是不是在族谱上也不知道,卫鞅少时穷,学成之后因缘际会入了公叔痤府下当了秘书处之类的工作。
每国治理当然是有所不同的手法,然他所习的法家却与面前这题的现念有所冲突。
就像你想入一间公司当司机的,公司却让你去看大门,心里当然不爽。
答或者不答?算了,来了一趟,怎么也得秀秀自已的才华,公叔痤推荐他给魏王当相国,魏王口头答应察看考虑一下,转身就忘记了有卫鞅这一个人,若然是任用他,或者会仕魏,而不会飘然远来西秦。
“好吧!”卫鞅集中精神,捉笔挥毫:
“富一县:了解此县资源、特产、人文、行文指定的劳作,如种植桃、李等等。
灭恶霸,保一地安定,招富商巨贾入县内开店等等的措施。”
“卖鞋两个商贾的想法很难说那个好,必须要有当地的风俗而论此两人的高低,若然是风俗习惯不可以穿鞋,掉头就走的人是明智的,而不呼有生意,能赚钱的人只能说是够坚心,可惜有时不是你个人的意念可以影响到一地风俗,一个不小心把你架于火上烤了也不奇怪。”
“国富民强与民富国强乍一看似乎没有什么分别,然即认真细思恐极。
此论二千多年历史以来首次出现,没有人会知道民富与民强会发生怎么样剧烈的变化。
命题太大,凭着想象,民富民变得光享福,这会不会变成不思进取,养成了一个等待屠宰的羔羊?
国强了民软弱无力,又何以拒外敌?或者是有甚办法去解决这个唯一的重大破洞?一旦破开死穴,此论会成就怎样的大国风光?
国富民强,这一论调,老生常谈,有目共睹,言之无趣也!”
卫鞅一柱香的时间便扔笔轻松完成答题,扭了扭颈脖子,吹干了羊皮卷,长身而起,第一个举手交卷子了。
看着小内侍交上考卷,得到后天东门放榜的消息后扬长而去。
陈棋阅卷之后,皱着眉头,咬着竹笔头,三题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让穷县变富,只有两个字,商路,一个商贾,一个道路。
无商不富这个是天下共识,不做辩解。
此路不通,国都难丰,何况是一县之地也?”
“卖鞋两商贾,转身就走者缺乏深思,虑不及远,常人也。
大呼钱银可赚者,此人目光如炬,能够发现机缘,智者也。”
“国富民强,魏国也。民富国强,难论也,此论题新颖,可变因素太多,凭空臆造过于虚无缥缈,谁高低,仙难断!”
陈棋差不多交卷之时才写完,最后一题实在难,越想不可控的范围越大,实在不行,在鼓声三下提醒之下谨慎写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