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奇山位于大秦国境极北之地,因大雾终年弥漫,山体常常隐藏于浓雾之中使常人不得见,因而得其名—雾隐。雾隐山相较其它名山没有那么多有名的山峰,只有大小两座叫得出名字的山头,大的是主峰也叫做雾隐,是为雾隐峰,小的叫做北阴峰。
两座山峰中间有一铁索桥,这桥年头久远,通体只有四根锁链,绵延二百来米,上面木板早已破破烂烂。这铁索桥就连雾隐峰上最老的老人都不知道是何人在何时所建,极其神秘。
这桥也只有在北阴山雾隐观读书修行的张先生在给雾隐峰几十个孩子上课时才会走上一趟。村里的人都劝张道长干脆在雾隐峰上再建一座雾隐观,既省去道长来回走吊桥的危险路程,再者说,雾隐峰上雾隐观,比北阴峰雾隐观顺耳多了嘛。但是张道长总是委婉回绝,说什么“铁索桥经年不毁,若是贫道走上几遭便损毁,岂不成了破坏古迹的罪人。何况贫道乃读书修行之人,若心境不稳,犹生恐惧,如何做得了孩子们的教书先生”。
张道长是十年前突然出现在雾隐峰上的,当年雾隐峰上的村民见到他从北阴山那条铁索桥上缓缓走过来时,都大吃一惊,以为是天上神仙。当时张道长一袭麻布青衫长袍,头发用木簪子盘起来,面白须净,眉宇间有春意盎然。村民们都热情好客,也都好奇这个英俊青年的来历身份,都争相邀请这个文静的青年人去家里做客,张道长也都不拒绝,一家一家赴约,足足逗留了半月有余。
村民们听村里的王老秀才说,张道长的学问比他还要大上几百倍。村长便把大家叫到一起合计着,王老秀才年岁已大,教这几十个孩子已是力不从心,不如将那张道长请来做孩子们的教书先生,或许村里还能出几个秀才呢。于是,张道长每三天便从北阴山的雾隐观经铁索桥来到雾隐村给孩子们上课讲学。每次逗留时间都不一样,可能是半天,也可能是半个月。
张道长每次来村里讲学,吃饭、住宿都是在那两间茅草屋学堂里面,先前便已讲好,张道长在村子讲课期间,村子只需准备食材即可,生火做饭,他自己来。有哪家孩子生病没来听讲,张先生便会在一张比天上的云还白的纸上,写下今日讲课的要点,亲自送到孩子手里。先生的字,用王老秀才的话来说,就是翩若惊鸿、矫若游龙,有仙人气象。那群孩子不懂,只是觉得这纸好,拿在手里凉丝丝的舒服;这字好,比村里最好看的姑娘还要好看;当然,还是先生的人最好。所以有的孩子为了得到张先生的亲笔墨宝,竟然想出来装病这个法子。先生看出端倪后,便笑着给每个孩子都写了一张纸。
王老秀才在张先生讲课的时候,也端坐在下面,像学生一样,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张先生每次来村里,王老秀才的嘴巴都能咧到耳朵后面。因为只有在张先生来的时候,他的老伴才会准许他在村里唯一的小铺子那里打上二两散酒,用他老伴的话说,你与张先生喝酒时,最像当年读书求学时的模样。学生放学离开学堂后,差不多已是黄昏了,这个时候,孩子们都能看到,他们的王老先生佝偻着身子,笑呵呵地走近里屋,把准备好的二两散酒拿出来,与张道长小酌两杯。
村长先生很少来找张道长,但道长每次来学堂要准备的食材、用度,都是村长亲力亲为。王老秀才喝酒不过瘾时,总喜欢拍拍村长家的门,说道长喝酒没尽兴,还想尝尝村长院子里十年前埋下的桂花酿。村长也不开门,只在里屋说,给你家小渊考上秀才,哦不,考上举人时留着呢。王老秀才一听这话,丢下一句,你等着吧,便满心都是欢喜得意地离去了。村长在感谢道长答应为村子里孩童们讲学时,开过一坛,王老秀才说那香味都能把你女儿引来了。这桂花酿,本来是等村长家的姑娘出嫁时用的,没想到姑娘到县里面读书,被游学至此的一位士子拐走了。只寄了一封书信,说是嫁到了郡里面。后来姑娘也带着女婿回来过一次,看上去没受委屈,只是他们只住了一晚便走了,酒席都还没办。后来,村长老夫妻俩也就请亲戚们吃了一顿,便草草了事。
王老秀才在与张先生喝酒的时候,从来不问张先生师承和其他人情世故,只知道谈论一些春秋乱世,安邦定国的大事,说年轻时读书想要治国平天下的志向、说那帝王心术伴君如伴虎。大多时候都是张先生在听,王老秀才人虽干瘦,但肚子里的墨水可真不少,有时候已是月上梢头,酒壶空空还觉得不尽兴。
张道长讲学没有书本,孩子们在他的课上只管听和问,不要求做笔记,连练字这项读书人必修的课业都只是自愿。王老秀才解释说,这是因材施教。村民们不懂,但是看着自家孩子越来越懂事,有时还会念叨几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由衷佩服那位张道长。
就这样平静度过五、六年时光,那时候,村里面竟然又有人考中了秀才,甚至王老秀才的儿子应村长的预料还中了乡里的举人。当邮差气喘吁吁送达喜报的时候,王老秀才高兴地手足无措,都忘了请邮差进屋喝杯茶水,还是王老秀才的老伴赶忙给邮差倒上茶水,又要张罗着做饭。邮差只喝了杯茶水,又给水囊装满水,就告辞了,一句山路崎岖的怨言都没有。送走邮差后,王老秀才赶忙拉着给自己涨了脸面的儿子王渊去给祖宗牌位上香,以求祖宗天上有灵,让他们王家又朝一日能走出这雾隐山,去县里甚至郡里为朝廷效力。
为了儿子前途去向,王老秀才与张道长喝起了闷酒。
这小子一点当年我求学时的雄心壮志都没有,真是愧为读书人,空要那一身学问有什么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