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山起源于春秋时晋国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在山上,故而介山中的“介”字,指的就是介子推,介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
同时介山也是着名的道家道场,介山早在春秋时候便有了道家的活动。因介子推而被封为介山;介子推作为道家思想的先驱之一,身体力行着道家清净无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朴素思想。在西汉刘向所着的《列仙传》中,介子推已被尊奉为道家神灵。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石桐水,即绵水,出介休县之绵山,流经石桐寺西。石桐寺即介子推之祠。所以介山又被称为绵山,后人们到绵山寻幽探古,访贤求道,凭吊先哲,更使绵山道家的活动日益兴盛。
此时,一行四人正沿着山中小路和台阶拾级而上,只不过这四人地组合有些奇怪,有三个人走在前面,另外一人离他们十余步,不紧不慢,闲庭信步一般的远远跟在后面,前面人快,他就快,前面人慢,他就慢。
前面这三人中,当前那名男子相貌英俊,面如冠玉,唇似朱丹,顾盼之间妩媚横生,不像男子,却象是个女子,端的一副奶油小生的模样,另外紧跟在他身边的小厮打扮的男的则身材比较娇小,容颜竟也有些娇憨可爱,浑不似鲁男子,只有紧紧跟随他们的那名大汉,长得五大三粗,相貌魁伟,虎背熊腰,左顾右盼,亦步亦趋的沿着山路走着。
远远跟在后面那个男子,身材欣长,那是个英气勃勃的青年,他没有南方男子的柔弱俊美,整个人充满了北方男儿的豪迈刚毅,脸颊如斧刻刀削,棱角分明,初看没有那么英俊,再看却觉得特别耐看。
而这个远远跟在后面的男子正是李言蹊。
他正带着一副玩世不恭的笑容,手上把玩着一把匕首,正一脸轻松的跟在前面三人身后。
前面那三人正是梅婧怡,她的婢女小青,以及姓周的护卫。
前一天,梅婧怡在痛斥李言蹊欺骗她之后,就撇开他独自前进,李言蹊自然也是有脾气的,不会低三下四的讨好于她,也就骑着马懒洋洋的跟在马车后面,到了山脚下的小镇时,夜幕已经降临,梅婧怡他们入住了小镇上唯一的一家客栈,李言蹊也跟着进去了,虽然换来的是怒目而视,但李言蹊还是很自在的单独坐一桌吃肉喝酒,好不惬意。
第二天一大早,梅婧怡他们三人就出发去往介山,没想到李言蹊就像未卜先知一样,早早的用过餐,牵着马正在等着他们。
“哼!”梅婧怡怒哼一声,就当没看见这个人,直接从李言蹊身边目不斜视的路过。
李言蹊也不恼怒,笑嘻嘻的骑马跟在后面,不过也不自讨没趣的上前攀谈。
介山绵延不绝,处处有景,进山以来,一行人颇有些应接不暇的感觉,从龙头寺、龙脊岭、李姑岩、蜂房泉、大罗宫、天桥、一斗泉、朱家凹、云峰寺、正果寺、介公岭,到栖贤谷、古藤谷、水涛沟,既有殿庙、宫观式的宗教建筑;也有亭、台、楼、阁、轩、廊、榭、牌楼这样的园林建筑;甚至还有古营门、城池、营寨这样的古留遗迹建筑等。
从上山开始,就有一条蜿蜒的盘山路,是几百年来由佛道的信众们修建的,但到前山云峰寺的时候,再也没有能容纳马车行驶的道路,梅婧怡他们必须步行上山了。
三个人将马车寄存在云峰寺前,李言蹊也将马匹拴在了寺前的桩上,沿着上山的步道拾级而上,远远看着梅婧怡上山的背影,不远处是悬崖峭壁和在一重重山中藏着的古寺庙,山间则是清新的空气和隐隐的松柏味,李言蹊虽然嘴上笑嘻嘻的,但内心其实还是因为梅婧怡的斥责而有些抑郁的,现在,介山的好风光让李言蹊的坏心情一扫而光。
从过了云峰寺进入山门开始,这介山真可谓步步有景,景景有典,从云峰寺石佛殿,到马鸣菩萨殿、明王殿、天桥须弥殿、五龙峰五龙寺和大量宋代以前及宋、元、明时期的雕塑异彩纷呈,让李言蹊目不暇接。
普救亭外的大石上,那个名为小青的女婢正坐在上面气喘吁吁的,而梅婧怡正站在她旁边在说些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