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达集团本身的实力还是很强的,尤其是在消费电子领域,弘达集团在整个东南亚都是能排的上号的,若不是蔡京泉把大量的精力用在了内斗上,弘达集团完全可以成为整个东南亚区域消费电子领域的龙头,可是蔡京泉想要把家族其他成员全部从核心管理层上踢出去,就导致弘达集团错过了最佳的扩张机会。
不过就算是这样,弘达集团在港股的市值也超过一百亿港元,在沿海的几座城市也都有自己的工业园区,硬实力还是相当过硬的。
苏清川有时候就在想,以谢庭君跟蔡恒的关系,谢家会不会把蔡恒也拉入伙?一起折腾影碟机?
答案几乎是一定的,谢庭君想要打败自己找回场子,光靠现在的盟友是不显示的。而弘达集团可以帮助新龙电子快速打开东南亚市场,这里可是一个还没有开发的处女地,潜在的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但这种合作也存在一个隐患,那就是弘达集团可比谢家实力强太多,若是把他们也拉进来,很可能变成引狼入室,最终新龙的控制权搞不好就会被弘达给夺走。
牵扯到具体的利益,朋友的关系就会变得不堪一击!
谢家究竟会怎么选择呢?
就在苏清川琢磨谢家下一步动向的时候,蔡家发生了大地震。
蔡玉堂死了。
不过死的没有痛苦,按照传统的说法,这叫喜丧。
因为蔡玉堂已经九十二岁的高龄了,几年前就只能靠仪器维持,死亡对他来说,可能也是一种解脱。
不过对于蔡家,对于弘达集团来说,蔡玉堂的死可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死亡来的太过突然,导致投资者对弘达集团的未来都产生了怀疑,于是在蔡玉堂死后的第二天,弘达集团以及名下六家子公司的股价全面下挫,嘉湖实业也未能幸免,一个上午就暴跌了百分之八。
为了稳定投资者的信心,蔡京泉主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表示蔡家并不会因为老爷子的离世而分崩离析,弘达集团依旧是值得投资者信任的上市公司。为了增强说服力,蔡家还决定把吊唁公开,任何媒体都可以来采访。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媒体看到蔡家人团结一致的画面。
而苏清川在知道蔡玉堂去世的消息后,忍不住扬天大笑了三声,虽说有些不厚道,但他确实非常高兴。
蔡玉堂一死,嘉湖实业的定向增发计划就可以提前登场了!
苏清川立刻联系了邱文贺,然后双方在电话里达成了一致,旋即由嘉湖实业发布增持声明,表示可以无限制的增持嘉湖实业的股票,这个消息一经发布,嘉湖实业的下跌趋势就立刻得到了遏制,并且在当天下午开盘之后,恢复到了蔡玉堂死前的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