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超级神医

第209章

“你要我……画画?”孙翔微微一愣。

“没错。”雷龙点点头。

“凭什么?”孙翔不服道。

“就凭你不是我的对手。”雷龙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之后,湖水升腾,雷电交杂,在雷龙周围千米之内,完全是生命的禁区。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随着雷龙意念的增强,雷电像龙卷风一样在升腾的湖水中肆意地席卷。除此之外,除开一股龙威,地面上更是诞生出一股超强的吸扯力。

仅仅只是龙威和诡异吸力的作用下,李莫言、严长老等一众人就口吐鲜血,趴在地面上,动弹不得。那些修为低的修行者,已经昏迷过去。

孙翔的情况,也不好过,身体半蹲着,脸色惨白。这绝对是他进入这片天地,遇到的最强的魂灵。哦不,应该是这片天地的主宰。

“雷、土、风、水、少阴、大阳、木、火。已经完成了神龙八变,你究竟是谁?”孙翔问道。

龙族修炼和人类不一样,他们的一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完成神龙九变,成为真正的龙神。

前一世,孙翔作为皓天仙帝,遇到的最强的龙族,也就是完成了六变而已。显眼的特征就是能够操控五种能量。

在那只雷龙的周围,有着八种能连在波动。明显它生前已经完成了神龙八变,距离传说中的龙神只差最后一步。

孙翔原本以为就是完成了两变的龙族而已,如今的他还能够勉强应付。没想到,却是一个完成了八变的巨龙。

“本尊是龙族的守护者,龙族族长——龙傲。”巨龙威严道。

“龙傲?”孙翔眉头一挑:“不认识。”

“厄……”巨龙眼神呆滞,仿佛一拳只是打动了空气。很是不爽。撤去周围的能量,又道:“人类,画出轮回念珠的图,你知道的,你不是本尊的对手。”

“这……”孙翔微微一愣,还是点头道:“好吧。”

孙翔依靠意念,驱使出一道五行元气。眼下的他,根本不是巨龙的对手。而且孙翔察觉到对方也没有要杀他们的意思。

“咦,这是传说中的五行元气。你……你竟然修炼了传说中的阴阳五行诀?”这下,轮到龙傲惊讶了。

“呵呵,有必要这么夸张吗?”孙翔得意地一笑。从龙傲的口中,孙翔至少知道了,五行元气似乎不必龙族的神龙九变差。

他知道五行元气很强,那是在神墓中看到断断续续的记载。究竟有多恐怖,却是一无所知。

如今,看到龙族族长龙傲如此震惊,至少是不比龙族的神龙九变差了。

“咳嗯嗯嗯。”龙傲干咳了几声,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催促道:“画图吧。”

“好。”孙翔以五行元气画图,手指行走之处,五行元气不散。不一会儿,已经将轮回念珠的图完全画了出来。细节上方,也是相当的逼真。

“你……果真是仙帝重新轮回。”龙傲看着孙翔画出的图,眼神震惊之色有增无减。口中喃喃道:“人类,想不到你如此好运。竟然找到了我师祖的法宝,龙族至宝,轮回念珠。”

孙翔也许不知道,轮回念珠本是龙傲的师祖所有。只是他师祖下落不明,轮回念珠也是下落不明。仙级只留下了轮回念珠的传说,几乎没有人真正看到过它,更别说配图了。

龙傲有幸,曾经拜师学艺的时候,在他师祖的手中看到过一次轮回念珠。和孙翔画的一模一样。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生:要来一颗金丹吗
长生:要来一颗金丹吗
道友请留步,要来一颗金丹吗?修行为长生,长生助修行。再世为人,误入仙途,长生伴我身,可……修行圣地是假,炼蛊场是真,就是卷。好在我有长生之法。金丹可助人修行,而我又能获得寿元?这么好的大道之法一定要与大家分享。“道友留步,听我为你细数一下这金丹的好处……”“我的我的!”“这是我的!”寿元+1,+1……“哈哈哈,我悟了!”寿元+15。我有一金丹大道,可助人修行,所以这位道友,要来一颗金丹吗?
爱打挺的咸鱼
人在洪荒:开局收尸混沌神魔
人在洪荒:开局收尸混沌神魔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竟然被自己的金手指系统给坑了!本来都说好了,由系统带自己跑到盘古开天的时间节点,收几具混沌神魔尸体好回去赚把大的呢!——结果……回不去了!江道感觉很悲催!他是真不想留在洪荒啊!这个每天打打杀杀、动不动就天地量劫降下的世界,又哪里比得上地球那些长腿小姐姐更吸引人呢?只可惜,随着‘好人’盘古莫名其妙送给他海量开天功德后,【收尸就变强】系统竟然也随之升级为了【洪荒收尸人】系统!而他,
胖子都是潜力股
重生后,大师姐手撕全灭剧本
重生后,大师姐手撕全灭剧本
风月宛重生了。她是“抢”了时醒的机缘重生的。想她自重生以来也是兢兢业业地修炼,满怀责任地要帮时醒完成阻止仙魔大战的任务。可是,风月宛觉得识海里那个时醒太过分了,他是把她当成了上一世的他往死里修炼啊。不行,她得把这一世的时醒也拉过来接受荼毒!...
瑕方怨
紫府御兽恶意修仙
紫府御兽恶意修仙
我就是要恶意修仙!你的恶意,就是我的修仙动力!带着天道紫府,御兽而来。从废材卑微开始,到超凡入圣,长生仙道!甭管人妖魔兽,诡怪仙神,都挡不住我的步伐!因为……你越是恶意满满,我越是动力十足!
江中小白
天韵决
天韵决
在一个神秘的世界里,修仙已经成为了主宰力量的途径。修炼者可以通过掌握天地灵气,修炼法术和绝学,突破凡俗束缚,通往更高的层次。
江沅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