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寿宁侯

第448章 陛下驾到

弘治十三年,九月初一。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曰子,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如往常一样,一大清早,百官入朝觐见,太子朱厚照和靖王张鹤龄分坐龙椅下首左右两侧,开始早朝。

不过,此时的早朝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原来的每日常朝变成逢奉初一、十五两个时间才有一次大朝会,其余时间,有什么事逐级上报,一般的问题,最多上至内阁,就能得到解决,若是需要留在上朝讨论的,都关乎国计民生的是大事。

这样的改革大大加快了各部门的办事效率,但是,有些清流却大声叫喊着“有违祖制”,尝试恢复到太祖高皇帝制定的早朝制。

其实,早朝也不是朱元璋发明的,这项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礼》,周朝注重礼仪,公鸡打鸣的时候,满朝官员就已经到位了,不过那时候的早朝还不是正式的会议,更像是个茶话会。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确立了君臣制度,有什么事就把大臣们找来开个会,但是,什么时候开会,完全看心情。在汉代后期,为了表明对国家事务非常上心,要求大家每五天开一次例会,从那时起,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早朝。

到了唐朝,形成朝参制,早朝逐渐成为在京官员最重要的政事活动,特别是大朝会,最为隆重,需要有大陈设,展宫悬鼓吹,陈车辂舆辇,皇帝服衮冕,御舆以出,曲直华盖,警跸侍卫如常仪,接受群臣客使朝参礼贺。

不过,皇帝也是人,无法像机器一样无止境地运转,唐玄宗晚年逐渐怠政,尤其是杨贵妃进宫之后,更是沉溺于享乐。

白居易《长恨歌》有诗云: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宋朝神宗元丰改制后,早朝改为日参、六参、朔参和望参四种方式。门下省起居郎、中书省起居舍人及尚书省侍郎、御交中丞以上为日参官,每天都要参加早朝。三省和御史台官、寺监正副长官以上为六参官,每五日参加一次早朝;寺监丞、大理评事以上为两参官,每逢初一、十五参加一次早朝。

到了明朝,因为朱元璋比较勤政,下令只要是京官,都可以参加朝会,这样,上朝人数一下子增多,而且,老朱同志不但自己拼命,对百官要求也极为苛刻,早朝时,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三点就要在午门外等候。

凌晨五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然后依次进入奉天殿,早朝正式开始。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老朱同志规定,上朝途中,若官员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等行为,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不过,明朝与所有中原汉人王朝一样,大臣向皇帝行揖礼,而不是跪拜礼。只有在非常重大事件的时候,比如听宣诏旨、祭祀先祖等场景才会用跪礼。其余的场景,比如皇帝出行时,官员也是行揖礼,不需要跪拜。

只有大清朝,为了显示皇权的地位,专门规定,百官必须跪拜,等到皇上说平身之后才能起身,并且还制定了一套复杂的跪拜礼仪,整个过程极其繁琐。

现在,对于改革后的早朝制度,除了寥寥数人唱反调,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支持。因为,当初朱元璋定下的早朝制度实在太苛刻了,每天那么早就要起床上朝,特别是大冬天,狗都嫌冷,却要人早早去外面冻着,百官早已是苦不堪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纨绔小将军
纨绔小将军
陈昕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成了楚商国平远大将军的独子,京城知名纨绔一枚。陈昕欣喜不已,以为从此就可以过上纸醉金迷、妻妾成群、挥霍无度的纨绔生活,却没想到躺平不易,一切都没他想的那么简单......
刘大咪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我是正德小迷弟,我为正德洗洗地。朱寿大将军驾到,尔等速来见驾。一个明武宗开疆拓土的故事,带你认识不一样的朱厚照。
煜煜吃鱼鱼
我家后山是清朝
我家后山是清朝
后山的山洞后面居然是清朝,落魄的胡林有钱了,有美女了,有···列强算啥,我有现代的科技,有世界发展的“预知”,都颤抖吧!诸天星辰,御统万界!!!书友1群(319230259)小说交流群(320734773)
好安逸
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
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
《亮剑》前传之魏和尚传奇。------战场上的局面非常混乱,攻守双方都是人头攒动,每一刻都有人倒下或者爬起。在这种情况下,狙击手想要锁定某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尤其是小次郎在低处打高处,视线时时被自己人挡住,开枪的机会往往稍纵即逝。但是小次郎愣是在人堆的缝隙中,找到了一次射击的机会!魏和尚的反应何其迅捷,在看见那团枪口焰光的同时,本能地身体快速往后一仰,只听得耳边“嗖”的一声,一颗子弹就擦着他的眉
满天风雪莫愁
三国化学家
三国化学家
“嘭——”的一声,化学老师徐忠杰实验失误,试管炸裂,破碎的玻璃片,划到了他的颈动脉……结果穿越到了三国时代;emmmm,那就教教诸葛亮如何配制火药吧!“不对,我要拯救三国时代的各个名人!郭嘉不能死、周瑜不能死、诸葛亮更不能死!至于曹操、刘备、孙权等流……”于是,徐忠杰有了自己的想法——我的三国我做主!
沐凝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