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寿宁侯

第142章 是非功过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弘治皇帝问道:“马文升何在?”

马文升赶忙回应:“臣在?”

弘治皇帝问道:“朕记得兵部去年有一份奏报,说有一伙倭寇攻入南京城,是不是这个东野一郎?”

马文升摸着额头说道:“好像就是这个名字。”

一年前,有一股倭寇,大约百多人,自苏州一带登陆,一路烧杀抢掠,被官兵围住堵截,居然掉头向西,直奔南京城。

南京城的守备自然不是吃素的,出动各路兵马四处围剿,可没想到这些倭寇竟然杀散了数路官军,最后硬生生跑掉了!

更可气的是,当时南京城的守卫只知道来了一波倭寇,连人家姓甚名谁都不知道。

大约在半年后,宁波水师抓到几个流寇,严刑逼供之下,招出了曾经流窜到南京城的事,那时候才知道,当时领头的是东野一郎。

弘治皇帝对这个名字记忆犹深,因为有人传闻,这伙人从南京城继续向西,若不是忌惮孝陵卫,可能就杀到凤阳了。

若是真的让人跑到凤阳去,惊扰了老朱同志的祖坟,那可真的是万死莫辞了。

“寿宁侯,你方才所说,可属实?”

张鹤龄回道:“当晚一战,福州城人尽皆知,况且倭寇的首级和俘虏已经在路上了,这些可做不得假。”

马文升突然问道:“请问寿宁侯,我军出动多少兵马,伤亡几何?”

张鹤龄回道:“福州卫一千两百名将士全数参战,伤亡不足百人。”

马文升大惊失色,问道:“寿宁侯是说,一千对一千,我军大胜倭寇?”

张鹤龄点点头,说道:“正是。”

在场的所有人直勾勾的盯着张鹤龄,所有人脸上都写着“不信”二字。

那东野一郎是何等可怕的人啊,守备南京的魏国公、南京兵部尚书等的奏报中,无一不是将其视为鬼神一般,虽然这其中肯定有浮夸,可这样的巨寇,断不会是无能之辈。

倭寇生性残暴,传言曾有数百倭寇追着数千的明军砍杀,虽然说出来很丢人,但是,这是事实。

若是以万对千,一场大胜还说得过去,可你张鹤龄也带了千人,以千对千,就把人灭了?

但是,人家信誓旦旦,而且有首级和俘虏正在路上,谅你寿宁侯胆大包天,也不敢跟皇上开这个玩笑吧?

马文升纠结再三,忍不住问道:“当时的战斗是如何进行,寿宁侯可否详细告知?”

张鹤龄说道:“倭寇善战,靠的是一股狠劲,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倭寇就是依靠一鼓作气。此时,你若是示弱,便彻底败了,所以,第一轮的冲锋一定顶住。”

马文升忍不住点头,道理说的不错,可是真的到了战场,你敢保证能顶得住倭寇的冲锋吗?

“寿宁侯是如何顶住的攻击?”

“简单,几十枚霹雳弹射过去,倭寇前阵被炸的七零八落,后阵自己就乱了阵脚,此时我军一鼓作气,冲杀过去,然后就结束了。”

马文升问道:“霹雳弹,可是兵部王恭厂最新研制的那种火药筒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梦隋唐
一梦隋唐
魂穿成为小和尚的陈祎,只是想要还俗,然后安安稳稳的过完自己咸鱼的下半生。但是因为天生爱管闲事的陈祎,不小心管了几件闲事,陈祎原本的计划就被打乱了。就是这几件闲事,让陈祎逐渐的发现了这个世界,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简单。修士与天庭,神与仙,鬼与怪,妖与魔,诸如此类的事情逐渐地出现在陈祎的面前。…………本书纯属虚构,请大家不要对号入座。这本书和上一本书《重生黄仙》那样同样慢热,希望大家可以点点收藏。
狼心狐意
大秦之开局抢了嬴阴嫚
大秦之开局抢了嬴阴嫚
“秦为天子,二世而亡。”这是西汉贾谊对秦朝的盖棺之论。可是,你可曾想过,这样的结论就一定是事情的真相吗?毕竟,秦朝自立朝伊始,距离现在太过久远了。那段历史,就真的如史书所载的那样,一点儿出入也没有吗?出于这样一种考虑,我写了这么一个故事,不争对错,只探究一种可能。在这里,二世胡亥依旧暴戾不仁,荒淫无道,不过,很多人在这里都变了。吕雉变得温柔纯真,虞姬变得杀伐果断,巴柔,乌宓这些富可敌国的女人,一个
拔剑四顾天
大秦之我是公子韩非
大秦之我是公子韩非
秦、楚、赵、魏、齐、燕、韩,七个国家之中只有韩国没有过荣耀,当韩非说出那句七国的天下,我要九十九后,韩国会有变化吗?应该算是穿越文,外加一点点金手指的设定。
王权初月
权臣风流
权臣风流
商界大佬程墨过劳死,穿越到吴朝成了一个落魄羽林卫,一门心思想混吃等死。可是,家徒四壁,权贵环伺,不拿出点真本事何以自保?身处权力漩涡,不运筹帷幄何以快意人生?外敌挑衅,不踏破祈连山,何以扬我国威?再活一回的程墨,还是精彩不断!群号:,欢迎朋友们进来聊人生聊剧情。
梁可凡
末日中的帝国
末日中的帝国
在一片古老的大陆上,联邦与联盟,两个本应是一体的国家,因为宗教,利益,语言等问题分成了两大阵营,他们已经敌对了数百年。此时已经有大量的海外国家,悄悄地盯上了这片土地。“攘外必先安内”这是双方贵族概念,他们全然不顾自己手底下子民的感受,而是一味地开战再开战。此时,一名携带着“系统”的青年,悄然无声的降临到了这片大陆上,在这里,悄悄地种下了一颗,革命的种子。
D.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