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美利坚:从四驱兄弟开始

第12章 邻居大叔找上门,水水更健康

哈奇看着李茶,仿若看着一个疯子。片刻后他突然笑了起来。

“我刚刚可能搞砸了老东家的一次行动,现在又要和高台桌开战,这还真是疯狂啊。”

“所以你可得想好了,加入的话,你和你老婆孩子要解释的,可就更多了。”李茶和哈奇又碰了一次瓶子。

哈奇笑不出来了。

杀人他倒是不怕,现在正需要呢,一个尤里安他不怕,解决了也就永远地没了后患,但是高台桌……沾上了他可以确定,后半辈子绝对不会安生。

他的老婆和俩孩子,将会时时刻刻处在危险之中!

哈奇脸色有点难看,也有些难堪。

就在这时,李茶把一部手机拍在他身上。“这是尤里安的手机,上面有他合伙人的电话,你可以去找他们的麻烦,还亚特兰大一个清朗的天空。

还有,老婆这种生物,你只需要狠狠地……嗯,你知道我说的什么意思对吧?一次搞不定,多来几次她就会原谅你了,只要她还爱你的话。”李茶拇指食指成圈,在啤酒瓶口上套了两下示意道。

哈奇愣了愣,没好气锤了李茶一下,“嘿!你不能这么说我老婆。”

“我的错,我的错。”李茶一边举手投,一边喝了口酒。

哈奇喝酒,攥着手机,一阵感慨。

当年他干“审计员”时,放走了一个本该杀掉的家伙,一年后他去查看,发现对方没有重操旧业,而是娶妻生子生活幸福美满,这让他深深羡慕,于是提出退休。

东家自然是不高兴的,而且也不信他能彻底退出,但事实上他做到了,只不过为了彻底摆脱原本的生活,他做得有些矫枉过正,以至于显得有些懦弱,也间接导致了心理失调,引发尤里安事件。

其实他心里一直都清楚,这份美好生活是虚假的,只是没想到会持续这么长时间。

而刚刚,李茶帮他做了个最正确的选择——适度发泄,继续维持那份虚假的美好,远离威胁。这避免了他妻离子散,也给他找了个远离危险的台阶下,不然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感激!

但话到了嘴边却说不出来,最后全都只能化作一声“谢谢”。

如果有外挂上有友好度的话,那此刻哈奇对李茶的友好度,绝对是80以上了!

“你的家伙够用吗?我能弄到一批好货,明天就能到。”哈奇问李茶。面对安东尼奥家族和高台桌他没法帮忙,而刚刚进仓库也没发现有什么武器,他也只能提供武器和情报这些作为支持了。

“放心,我有这个伙计呢,足够了。”李茶回头拍了拍保险杠和引擎盖,哈哈一笑。

哈奇瞅了眼这辆福特野马,想到李茶那离奇的手段,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差点忘了,这小子可不是普通人啊。

李茶靠着车子,心里却在想哈奇说的那对男女。怎么听那对男女都好像是……邻家大贱谍里的大叔和大长腿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