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多少事

第六百零九章 谈判的节奏

杜英看出了陆纳的疑惑,甚至可以说不满,开口解释:

“吴郡子弟,可以派来军中,我们会仿照关中书院,开办一所专门教导军事指挥、作战的书院,现在名字都已经确定下来,便叫‘讲武堂’。

届时讲武堂会通过考核的方式选拔人才,为我关中所用,讲武堂中毕业的学生,日后会直接入军中,根据才能安排在各处统兵位置上。而吴地子弟则不需要考核就可以入内求学。

不过事先说好,讲武堂是为了培训人才而设立,绝对不是什么人都可在其中滥竽充数之地,因此若是吴郡子弟在之后的求学中不思进取,那么讲武堂也会将他们退还各家。”

陆纳和顾会登时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似乎并不是不能接受的条件。

甚至可以说,正好能够帮助吴郡世家弥补现在他们一直想改变却又无从下手的短板。

但是这也意味着,吴郡世家一旦这么做,和关中之间,就已经不是单纯的生意往来了。

涉及到军事上的合作,甚至干脆等于双方共同打造一支军队,这就是盟友,甚至是一体的,而不是利益伙伴了。

“我等若答应了太守······在朝堂上,恐怕还会平白受到攻讦啊。”陆纳缓缓说道。

王谢各家怎么会眼睁睁的看着吴地世家和关中走得那么近?

杜英打量着陆纳,似乎想要揣摩出陆纳的真正意思。

他是觉得开的条件不够,还是真心有此一说?

杜英还在思忖,王猛就先开口说道:

“若是此事可行,那么吴地各家和我关中,自然亲如一体。所以从南方前来的商贾,都可以享受和关中本地商贾一样的待遇。长安太守府也会优先鼓励采购吴地各家的货物,此为其一。

关中书院、讲武堂等等新开设之书院,现在还需要大量的先生讲学,因此我等也期望文风鼎盛的吴地各家能够施以援手,调拨选拔人才,补充入书院之中,为关中培养下一代人才,此为其二。

当然,若是诸位觉得不妥,那也无妨。大家各有顾虑,本就在情理之中。关中仍然支持各方商贾前来,并且今日下午太守府就会选拔各曹司掾史,若是吴地各家愿意的话,也可以派人参加。”

这一次,陆纳和顾会都很难保持沉默了。

条条句句,都说在了他们的心坎上。

无论是商贸还是兵马,这都是吴地世家真正所需的。

不得不说,杜英和王猛非常了解他们。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以现在谈判的节奏真的完全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而吴地世家又掌握了什么呢?

甚至他们天真的以为,关中所需的,不过只是一些能够支撑他们在各方之间左右逢源的钱粮罢了。

然而现在才恍然发现,在这长安城中,真正有野心的,恐怕是坐在对面的这两个人。

同时,顾陆两人也敏锐的察觉到王猛话外之意。

如果吴地世家不打算在这军事上和关中合作的话,那大家就没有什么好谈的了,甚至商贸优惠之事,想都不要想。

关中并不贪图吴地的那点儿钱粮。

顾会缓缓说道:“事关重大,个中牵系,并非一家一户,所以还请太守和郡丞宽限两日,余打算和各家商议。”

陆纳则接着说道:“还请两位放心,吴地子弟一向传承家学、恪守王道,可为,也愿为太守分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柯基丶
军游勇闯明末
军游勇闯明末
三十多岁军迷汪轶鸣单身、事业不顺,还负债累累。无意中获得神秘VR游戏装备,本是消遣,怎想意识穿越至明末时代,由一锦衣卫小旗官开始利用游戏金手指勇闯明末,不但改写位面历史,自身人生也逐步发生着改变…
Leo大帝
谍战:芒刺在喉
谍战:芒刺在喉
特工一旦被敌人发现,注定会被挫骨扬灰。特工也不是大头兵,只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特工更需要的是智慧和在敌人跟前随时带上千百张面具的勇气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些,邓耀明做到了,一次次化解自身危机的同时,更是将日军特高科梅机折腾的生不如死。
小教官
进击的崇祯皇帝
进击的崇祯皇帝
历史系大四学生朱由哲因为在万岁山上的那棵歪脖子树下躲雨,因为遭雷击而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灵魂一起穿越到了崇祯十七年。两人从相互看不上到相互合作,挡住进击的李自成大军,与多尔衮在京畿地区决战,重塑了一个不一样的大明。人生在世,唯有向前不断进击。不属于爽文,对明末的情势有不少介绍,进度较慢。
太白醉
三国江湖路
三国江湖路
我姓曹,叫曹盖,不是晁盖,是曹盖,你把你那舌头掠直了再说。曹盖带着水浒英雄打三国。关羽关胜谁厉害?都是豹头环眼的张飞林冲谁更猛?
神秘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