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多少事

第五百八十二章 幸运光环

原本传令兵的声音响起之后,大堂上响起一片嘈杂声。

这是很多人在低声讨论。

结果杜英的声音跟着响起之后,堂上顿时重新安静下来。

甚至······寂静的可怕。

一道道目光直勾勾的越过门框,盯着杜英。

“仲渊来了啊,快进来吧。”桓温的声音响起,温和而平淡。

却又带着淡淡的疏离。

远没有上一次北关城外相见的时候那么热切。

杜英似乎早就料到桓温的态度会是如此。

想想他做的这些事,先是和王羲之接触,接着便是不经禀报就擅作主张出兵渭桥。

简直就是完全不顾及桓温的感受了。

甚至杜英觉得,桓温之所以还能对自己客客气气的,只是因为还有用得到自己的地方。

不过杜英既然想要跟江左世家达成一些默契,或者至少不是完全站在对立面,那么换来桓温这种态度也在情理之中。

本来杜英也没有打算彻底抱住桓温的大腿。

大家只要都非敌非友,那就可以了,有什么事,互相谈利益便是,这样有一方崩塌的时候,自己也不至于被牵扯太深。

因此,本来就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问心无愧的杜英,大步走进来,迎着各式各样的目光,昂首挺胸。

军中将领们都不在此处,但是每一支军队多少都派遣了人前来,或是长史,或是行军司马。

这些军旅中人当然没有什么好畏惧的,哪怕地位低了一些,但是看向杜英的目光之中都充斥着毫不掩饰的不满。

杜英出兵渭桥,一击制敌,可以说直接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而且更重要的是,简直把他们的脸按在地上打。

王师上万兵马迟迟不能攻克的营寨,竟然被一千长安守军直接突破,那些败退的氐人,惶惶如丧家之犬。

所以这必然让很多人不由得好奇,一千守军便可一触即溃,那么之前的那些王师士卒,就算是还有其余很多方向需要掩护和分兵,但是也不至于两日都无所建树吧?

相比于将吏们,幕府幕僚们的态度显然对杜英要好一些,比如郗超,脸上挂着微笑,很是友善。

而罗友等人虽然不形于色,但是至少看上去并没有兴师问罪或者厌恶之意,比张湛要好一些。

杜英甚至怀疑,桓温派张湛前去迎接自己,就是看中了张湛对自己有所不满,所以给一个下马威。

只是没有想到杜英化敌为友的本事还算过硬,因此最后和张湛之间还是很和睦的。

这些目光和神色,杜英看在眼里,但不动声色。

他们并不能改变或决定什么。

真正做出决断的,还是桓温。

“仲渊应忙于长安城内事宜才是,为何要擅自出兵?”桓温显然并没有把刚刚华阴送来的军情放在心上,又或者说,在桓温的心中,显然抓住杜英的心思,要比其余军情重要的多。

直接就兴师问罪啊。

杜英心中如是想到,仍然从容的说道:

“长安目前已经制定多项发展规划,其中涉及渭北者多矣,无论是商贸还是农耕,渭水两岸,都为长安所必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网上少有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讲述了一段孤高、悲凉的近代故事,站在百姓的视角揭示人性、诠释近代历史没落的根源,思想性、艺术性堪称经典。书中记述了“炊烟笠民”寻常百姓的爱恨情仇,颂扬善良、忠贞、不流俗、不谄媚的有志之士,抨击荒淫、贪婪、不修德、不向善的衣冠禽兽,于沉默中孕育着革命的思潮。全书主旨抑恶扬善,文风古朴典雅,情节一波三折,是莘莘学子洗濯磨淬、提高文学素养的优选书目,是芸芸众生谦冲自牧、培育家
半笔煊章
尘心记
尘心记
少年鲜衣怒马,征战天下,但王朝变故,天下纷争,少年意外迷失,经历种种,三年后,又是一个新的世界···
烨烨子
隋唐之天宝大将扫清寰宇席卷八荒
隋唐之天宝大将扫清寰宇席卷八荒
重生宇文成都,李元霸晋阳宫举六千斤金狮。宇文成都笑而不语,举起三千斤金狮轻轻一抛,便将金狮抛起数丈高,惊得杨广大呼“天宝将军莫不是天神下凡”。洛阳武举,李元霸姜松大战三天未分胜负,宇文成都大喝一声:“你们一起上吧”!手持凤翅鎏金镗仅仅十几个回合,二人皆败下阵来。天下英雄宇文成都称第二,那个敢称第一。灭高句丽、新罗、百济一统辽东半岛,扫东突厥,迫降室韦,覆灭靺鞨,屠灭倭奴,杨广大呼:“天宝将军已经灭
月尘落
大明万户侯
大明万户侯
陈垚来到大明正德朝,出身还是勋贵,立马想到要好好享受才不枉这一生,至于那些振兴大明什么的,方便就干、不方便才不管呢,爱谁谁,小爷又不是救世主……
墨香阁大哥
吾之愿:康平盛世
吾之愿:康平盛世
这是一个普通少年,三观超正,心态阳光,不圣母,不偏狭,不种马。可以柔情似水,也可以狠辣无情,一生不忘初心。少时觉醒了另一世的记忆,立志要为国开创太平盛世,为民安定康平。为了实现一生宏远,少时就开始预铺全局,造就势力,培养人才。让他们成为自己位极人臣路上的助理团队。漫漫科举路为官程中,有严父慈父,兄友弟恭,恩师提携,朋友相助,红颜解语。为了位极人臣,为了百姓安康,耍小人,惩恶吏,斗贪官,治奸商。不追
宇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