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多少事

第五百七十五章 三百六十行,谁有贵贱?

客军和客将受到主人和亲信的排斥,是很常见的。

往往客军都会被丢出去充当攻坚的炮灰,而主将的部曲和亲随负责承担最重要的一击。

这既是因为这些部曲往往待遇好、攻击力强,也是因为主将刻意的期望功勋都落在自家人手里。

因此北伐军中对关中盟此次领下首功,颇为不满的原因之一,就是杜英和关中盟作为客军,先登充当炮灰是应该的,但是又有什么资格享受功勋和荣耀?

没有把关中盟的军队拆分、分化,剥夺杜英的指挥权,就已经是很给杜英面子,看在关中盟也很用命的份儿上了。

所以杜英现在自然是让沈劲宽心,既然加入了自己麾下,那自然是一视同仁。

“督护所言在理,邓羌邓伯夷,之前也是氐蛮降将,督护晓之以情,劝其归降,而又委以重任,终究使得伯夷兄的万夫之勇传遍三军。”袁方平补充道,“所以啊,现在余都想赖在督护这里不走了。”

“把尔部兵马拆散了整编如何?”杜英笑着反问,“这才是真正归入吾麾下的正确做法。”

袁方平登时脸色一变,赶忙摆手:“不好,不好!”

他麾下的部曲都是阿爹留给他的,现在当然不舍得整编。

杜英显然早就料到会是这个答案,直接扭过头,看着沈劲。

刚才这个问题,与其说他在询问袁方平,倒不如说是在询问沈劲。

要投入余麾下,整编,可愿意?

沈劲也会意,当下咬了咬牙,沉声说道:

“末将麾下多为沈氏部曲,这些年其实并未有太多操练,比之督护麾下将士多有不足,若是拆分整编,或许能让他们真正成为能战之士,此余所愿也。”

袁方平不由得轻轻抚掌。

这老哥这是认准了想要加入杜英麾下啊。

也是一个死倔的人。

不过想一想,沈劲做出这样的选择也在情理之中。

以沈家在江左的口碑,江左世家必然不愿意用他,而桓温等人也都是经历过王敦、沈充之乱的,不见得会对沈劲有好感。

所以与其在这些人的厌恶之中勉强求生,还真的不如去投靠一个完全陌生的势力,一切都可以从头做起,总比还要还债来得强。

若是在北伐军中或者淮南等地军中,沈劲就算是主动去做炮灰,恐怕很多人也认为这是沈家赎罪应该付出的,没有什么好可怜的。

父债子偿啊,袁方平想到这里,不由得感慨,自己确实有一个好父亲,不过阿爹已去,所能带给他的恩荫也就只能支撑他走到现在这一步了。

接下来怎么走,还是要靠自己。

沈劲这般乱臣贼子之后,也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路。

而我的路,又在何方?

当袁方平陷入沉思的时候,杜英已经起身,微笑着说道:

“方才存心试探,也有言过其实之处。之前关中盟也曾容纳王师兵马,朱序和任渠都是王师所出,而邓羌麾下甚至来自于氐蛮军中。

余并非为架空或者剥夺谁之兵权而整编军队,主要仍是为了让军中将士能够互相提携,以老带新。

之前让王师的老卒携带新卒是如此,现在沈兄既然说麾下将士缺少杀伐经验,那让王师老卒掺杂进来亦是为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网上少有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讲述了一段孤高、悲凉的近代故事,站在百姓的视角揭示人性、诠释近代历史没落的根源,思想性、艺术性堪称经典。书中记述了“炊烟笠民”寻常百姓的爱恨情仇,颂扬善良、忠贞、不流俗、不谄媚的有志之士,抨击荒淫、贪婪、不修德、不向善的衣冠禽兽,于沉默中孕育着革命的思潮。全书主旨抑恶扬善,文风古朴典雅,情节一波三折,是莘莘学子洗濯磨淬、提高文学素养的优选书目,是芸芸众生谦冲自牧、培育家
半笔煊章
尘心记
尘心记
少年鲜衣怒马,征战天下,但王朝变故,天下纷争,少年意外迷失,经历种种,三年后,又是一个新的世界···
烨烨子
隋唐之天宝大将扫清寰宇席卷八荒
隋唐之天宝大将扫清寰宇席卷八荒
重生宇文成都,李元霸晋阳宫举六千斤金狮。宇文成都笑而不语,举起三千斤金狮轻轻一抛,便将金狮抛起数丈高,惊得杨广大呼“天宝将军莫不是天神下凡”。洛阳武举,李元霸姜松大战三天未分胜负,宇文成都大喝一声:“你们一起上吧”!手持凤翅鎏金镗仅仅十几个回合,二人皆败下阵来。天下英雄宇文成都称第二,那个敢称第一。灭高句丽、新罗、百济一统辽东半岛,扫东突厥,迫降室韦,覆灭靺鞨,屠灭倭奴,杨广大呼:“天宝将军已经灭
月尘落
大明万户侯
大明万户侯
陈垚来到大明正德朝,出身还是勋贵,立马想到要好好享受才不枉这一生,至于那些振兴大明什么的,方便就干、不方便才不管呢,爱谁谁,小爷又不是救世主……
墨香阁大哥
吾之愿:康平盛世
吾之愿:康平盛世
这是一个普通少年,三观超正,心态阳光,不圣母,不偏狭,不种马。可以柔情似水,也可以狠辣无情,一生不忘初心。少时觉醒了另一世的记忆,立志要为国开创太平盛世,为民安定康平。为了实现一生宏远,少时就开始预铺全局,造就势力,培养人才。让他们成为自己位极人臣路上的助理团队。漫漫科举路为官程中,有严父慈父,兄友弟恭,恩师提携,朋友相助,红颜解语。为了位极人臣,为了百姓安康,耍小人,惩恶吏,斗贪官,治奸商。不追
宇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