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多少事

第一百七十八章 谢奕:可惜了!

谢奕并不推辞,同样干了这一碗。

杜英晃了晃空荡荡的碗底,朗声笑道: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此乃今日之王师,今日之将军也!”

谢奕登时眼前一亮。

七言诗这种东西,起源于先秦,发迹于秦汉,但是当时文化上的主流还是五言诗,所以七言诗真正受到欢迎应当还是在南北朝末年到隋唐初年,并且依靠唐诗彻底崛起,甚至取代五言诗成为当时社会上吟诗作赋的主流格式。

谢奕到底出身陈郡谢氏,虽然是一“老兵”,但是文化底子还是很厚实的。

此时一听,稍微品味一下,自然就意识到这应该是一首不错的七言诗,而且这诗中没有一句是实际所指,但是又似乎每一句都能够寻觅到对照。

第一句的雪山,指的自然就是背后这巍峨秦岭,之前他们也曾经在秦岭余脉上的武关战斗,自然知道秦岭之险峻。

第二句的玉门关,可以指的从眼下这孤零零的少陵坞堡回看曾经战斗过的武关,自然也可以指不远处还在敌人掌握之中的长安。

第三四句,黄沙百战自不用说,而那“楼兰”,此时此地,不是氐蛮还是何人?

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不正是谢奕的梦想么?

不过他也不由得去想,杜英这描绘的到底是西域的景象,再结合他出身杜陵杜氏,也出身凉州的背景,这是不是又有什么深意呢?

或者想要提醒自己什么呢?

“好一番西域征伐风光,此时吟诵来,也正应了今日之景,听了便令人气血昂扬。”谢奕朗声称赞,“待攻破长安、平定关中之后,自当汇合凉州兵马,重新杀入西域,先辈们拼杀下来的土地,自然不能拱手让人。”

不管杜英是不是有深意,又是不是在暗示什么,谢奕都直截了当的采取了最简单的一种方式。

一力破百巧!

想不出来,那我就不想了,就当是你想要劝我攻破关中,莫忘辽阔的西北,那便答应你。

反正这本来就是要做的。

没什么好不能说的。

杜英深深的看了谢奕一眼。

突然间,反倒是他有些愧疚。

好像自从自己见到谢奕之后,就在不断的通过各种方式感动谢奕,然后让这个直爽汉子不断地坚定拿下关中的决心。

这······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反而坏了他的性命。

不过对于杜英来说,这也是现在的他,必须要做的事,因为只有尽可能多的争取到桓温麾下人的支持,才能够在桓温本人瞻前顾后的时候,起到推动作用。

而谢奕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杜英刚才吟诵出的那一首诗本身上面,忍不住啧啧赞叹:

“七言诗赋,于江南,倒是少有人能做,或当说人人皆以五言为正,七言更是用词不能精简之反面典范,然观贤侄诗句,并无此问题,内容充盈,令人拍案。我家三弟还有几个小儿女,也都初通诗赋,若是以后有机会能够交谈一二,或许各有裨益。”

杜英登时汗颜。

他不过是随口把王昌龄的《从军行》给抄过来了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魂穿风流八皇子
魂穿风流八皇子
“母妃别伤心了,也别生气了,孩儿以后不惹事就是了。”楚朝阳话刚说完,肖若水再次摇头。“娘亲生气的不是皇儿胡作非为,贪财好色,为富不仁,无恶不作……”“这些都是皇儿之本性,值得表扬,娘亲深感欣慰。”“堂堂大夏国八皇子,有这点小毛病怎么了?”“皇儿不就是摸了她一下屁股吗?这是她的服气,结果……”楚朝阳脑门一黑,这是夸我还是损我?有这样的母亲,何愁不被人打死?楚朝阳为自己的前身感到一丝怜悯。“皇儿,以后
迟暮流年
三国之战神吕布
三国之战神吕布
记录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了三国时代,这是一个乱世,正好穿越到了,曹军水淹下邳城,正因为长时间守城,人困马乏的吕布身上,睁眼之时正好看到,宋宪,魏续等将围上来,想要活捉吕布。吕布一声大喝,吓退几人,同时挥动方天画戟!斩杀几将。意外发现脑海之中,多出一个面板。上面有着提示,获得了将魂,将魂可以用来提升各方面的能力。还可以培养手下的将领。吕布大喜,有此金手指在!一统山河,成为一代大帝,也不在话
幻之风云
换宋
换宋
换宋简介一个长在21世纪的年轻人,一次意外。中国最为神秘部队的允浩,死后的灵魂来到了禹朝。波涛汹涌的禹朝宣武年间,天下动荡,群雄四起,风雨飘摇的大禹。胡掳扣边关,马蹄惊中原。有人迎难而上,有人选择逃避,英雄的悲歌在大地上传来,血与泪的交接,呐喊与咆哮在震荡。谁在嘶吼,谁在怒骂。谁在挥刀,谁在吟唱。武佶,天祚帝,完颜阿古打,吴起买,耶律大石,完颜宗望,完颜宗汉,完颜宗弼,完颜宗府,完颜希尹,铁木真,
懒散的兔子
融越豪杰志
融越豪杰志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作家woopp5
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
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
“挟太后而令诸侯,掌天下之柄”!灵帝驾崩两月余,宦官士人争不休......“天”字级杀手穿越到何太后妹夫的身上,刚出场便掌控何太后.....宦官乱政、何进专权、董卓祸京,且看张奉如何在腥风血雨的洛阳城内,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铁血王朝!马踏荆州,剑抵江东,武将我要收,美人我也要......!
青梅煮酒吃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