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多少事

第一百七十六章 遗民泪尽胡尘里

更何况,这些留在关中的百姓,日子虽然还能过,但是受苦受累和担惊受怕,也不是假的。

当下,杜英一把抓住谢奕的手腕,颤声说道:

“将军,孰不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我等胡尘遗民,所幸泪水未尽之日,得遇王师北归,王师莫要再舍弃我等,我等亦然会全力攘助王师,收复故土,重入长安!”

这是怎样一个“遗民泪尽”,又是怎样一个“又一年”?

这两句话,直接戳中了谢奕心底最深处。

本来就是性情中人的他,情绪再也忍不住了,眼眶之中也已经有晶莹闪动:

“杜盟主,杜老弟,还有诸位父老乡亲,我谢奕出身陈郡谢氏,亦是不折不扣的北人。诸位之苦楚,谢某能理解,感同身受!”

说到这里,他已经有些哽咽,但还是深吸一口气,环顾四周,让自己的声音尽可能的平静:

“所以诸位还请放心,只要谢某还在一天,定然不会让氐蛮伤害到诸位分毫,今日王师北上,便是要救民水火,便是要驱除胡氛,还我关中一片朗朗晴空!”

接着谢奕亦是抓紧了杜英的手,狠狠晃动了两下。

决心,不言而喻。

杜英则默默地吐槽一句:到底是沙场老兵,手劲真大。

捏的生疼!

另外他心中亦是忍不住感慨,历史上率军进入关中,看到关中父老箪食壶浆的桓温和谢奕,应该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想法。

只可惜最终还是被无休止的党争倾轧,消磨了英雄气概,消磨了斗志豪情,最终率军撤退的时候,桓温虽然带走了关中的遗民父老,但是不知道当他回首看向这片土地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违背诺言的遗憾?

而谢奕,至此和桓温的关系逐渐恶化,显然更倾向于支持自己的家族,并且通过主动继承豫州刺史的职位,尝试和桓温划清界限。

是不是也是因为这个重情重义的汉子,在关中之战中有了挫败感,觉得桓温并不值得自己为了他,甚至不惜和家族作对?

史书的只言片语,让杜英无从判断每一个故事中的人到底有怎样的心路历程。

但是他现在,已经在尝试做出一些改变。

他给了谢奕更深的感动,那么自然就能让谢奕更加坚定自己的态度,到时候拿下关中,杜英自然就更多几分底气。

对于这种直爽汉子,利益是不管用的,唯有以真心真情,方能让他倾力相助。

与此同时,周围的百姓们也向晋军将士们送上食物。

这些晋军将士早就已经饥肠辘辘,刚才被那一声“王师”喊得一个个心潮澎湃,恨不得一个个昂着头走路,但是很快他们就被肚子的“咕咕”叫声拉回到现实中,并且拿着百姓们递上来的食物毫不客气的狼吞虎咽。

不得不说,这应该是这些作战勇猛并且军纪严整的虎狼之师,最为脆弱的一面。

也正是因此,不少上了年纪的妇女们,目光之中的恐惧褪去,剩下的,更像是看自家孩子一样的慈爱。

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看着他们喝水如牛饮。

就像是看着远行的孩子归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魂穿风流八皇子
魂穿风流八皇子
“母妃别伤心了,也别生气了,孩儿以后不惹事就是了。”楚朝阳话刚说完,肖若水再次摇头。“娘亲生气的不是皇儿胡作非为,贪财好色,为富不仁,无恶不作……”“这些都是皇儿之本性,值得表扬,娘亲深感欣慰。”“堂堂大夏国八皇子,有这点小毛病怎么了?”“皇儿不就是摸了她一下屁股吗?这是她的服气,结果……”楚朝阳脑门一黑,这是夸我还是损我?有这样的母亲,何愁不被人打死?楚朝阳为自己的前身感到一丝怜悯。“皇儿,以后
迟暮流年
三国之战神吕布
三国之战神吕布
记录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了三国时代,这是一个乱世,正好穿越到了,曹军水淹下邳城,正因为长时间守城,人困马乏的吕布身上,睁眼之时正好看到,宋宪,魏续等将围上来,想要活捉吕布。吕布一声大喝,吓退几人,同时挥动方天画戟!斩杀几将。意外发现脑海之中,多出一个面板。上面有着提示,获得了将魂,将魂可以用来提升各方面的能力。还可以培养手下的将领。吕布大喜,有此金手指在!一统山河,成为一代大帝,也不在话
幻之风云
换宋
换宋
换宋简介一个长在21世纪的年轻人,一次意外。中国最为神秘部队的允浩,死后的灵魂来到了禹朝。波涛汹涌的禹朝宣武年间,天下动荡,群雄四起,风雨飘摇的大禹。胡掳扣边关,马蹄惊中原。有人迎难而上,有人选择逃避,英雄的悲歌在大地上传来,血与泪的交接,呐喊与咆哮在震荡。谁在嘶吼,谁在怒骂。谁在挥刀,谁在吟唱。武佶,天祚帝,完颜阿古打,吴起买,耶律大石,完颜宗望,完颜宗汉,完颜宗弼,完颜宗府,完颜希尹,铁木真,
懒散的兔子
融越豪杰志
融越豪杰志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作家woopp5
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
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
“挟太后而令诸侯,掌天下之柄”!灵帝驾崩两月余,宦官士人争不休......“天”字级杀手穿越到何太后妹夫的身上,刚出场便掌控何太后.....宦官乱政、何进专权、董卓祸京,且看张奉如何在腥风血雨的洛阳城内,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铁血王朝!马踏荆州,剑抵江东,武将我要收,美人我也要......!
青梅煮酒吃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