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傻柱会加点

第235章 陈紫曦

时尚杂志社?!难道是刚才去过的那栋写字楼里面的那个时尚杂志社?!

何雨柱拥有六成时尚杂志社的股权,拥有的物业公司地点,六成拥有瞬移权限。

所以何雨柱意念一动,已经确认时尚杂志社确实是刚才去的那一家。

在上帝视角下,何雨柱看到时尚杂志社里加班的美女编辑们,看到熟悉的场景布置,终于确认这是北京爱情故事世界。

北京爱情故事世界说的是程锋、吴狄和石小猛,他们是大学同学,也是情同手足的好朋友。不过三个人的家庭背景却有着很大的差别。程锋是富豪之家的公子哥,幼年时母亲因为父亲程胜恩的背叛而自杀,这让程锋一直怨恨父亲。吴狄出身平民家庭,在一个重组家庭里长大,十四岁时母亲和继父遇车祸去世,只有继父的儿子吴魏勉强可以算作一个亲人。石小猛来自云南小镇,家里人都是朴实的乡民,在偌大的北京城石小猛没有可以依仗的靠山,一个人苦苦打拼,想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林夏苦恋着花花公子程锋,可是程锋对林夏一点都不感兴趣。林夏以跳楼相威胁,可是程锋根本不相信林夏敢跳,继续忙着跟其他女孩约会。吴狄去劝说林夏,反而因为林夏无意中透露出的他的女朋友杨紫曦背叛他的消息失足从楼上掉落。相恋多年的女朋友因为自己不够有钱而背叛自己,这让吴狄无法接受。程锋劝说吴狄学会放下。吴狄却认为程锋这个花花公子根本不懂得爱情的真谛。

这时,陈紫曦急匆匆走进时尚杂志社。

有同事问道:“咦!紫曦你不是下班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陈紫曦回答:“哦,我忘了拿明天要写的文件。”

看一眼旁边戴着眼镜,一脸紧张的看着手机的美女,调侃道,“林夏,看你一脸花痴相,再等程峰的电话吗?!”

“切,他不搭理我,我凭什么搭理她!我刚才只是在构思而已!”

林夏明显不想继续这个话题,把键盘拉过来,噼里啪啦的打字。

何雨柱摸着下巴露出笑容,从刚才的一幕,可以看出陈紫曦还没和安迪在一起,还没有背叛吴狄,按照剧情里面推测,吴狄是一个多月后,因为林夏以跳楼威胁想逼出程峰,无意中说起陈紫曦,吴狄才知道此事。

也就说现在的剧情还没有开始,有足够的时间代替安迪,将陈紫曦搞到手。

打定主意,何雨柱把心思转到时尚杂志社上。

他现在拥有时尚杂志社六成股份,资产十亿,当之无愧的大股东,可惜他对时尚传媒一窍不通,而且也没有亲自管理时尚杂志社的想法,必须选一个合适人选帮助他管理时尚杂志社。

按照股份规则,拥有六成股份可以契约杂志社的一位员工。

何雨柱沉吟道:“系统,我要是选择陈紫曦,或者林夏,会不会自动得到本源点?”

系统解释道:“宿主,契约行为本身并不会让你得到本源点,依然需要改变剧情才可以。”

“那好,我假设契约了林夏,然后让林夏离开程峰,投入我的怀抱,得到的本源点和没有契约的情况下,两者获得本源点是否有区别?”

“当然有区别,契约之后,意味着难度降低,获得的本源点要比正常获取低很多。”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