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邵调集黄龙县周边的湘军和民夫,集结在黄龙县一带等候西夏军的到来。
主要是他现在身边就三千朝廷正规禁军。所召集乡勇甲胄不全,黄龙县的厢军多是皮甲不能和西夏大军抗衡。
宋朝军制,禁军为主,厢军为辅。北面辽国边境上和辽国四十年的和平。厢军早都烂到骨子里了,被那些兵头吃空饷里边尽是老弱病残。
不过西北到还好,虽然也有吃空饷的情况,但是这数十年来和西夏冲突不断,倒是有一批能打敢打的乡勇。
再加上边境之民,那个壮汉手里没沾过血。是以这些乡勇稍加训练便比禁军的战斗力更强。
不过大宋三代皇帝都宣扬文事,是以文风盛行,民心轻武重文。除了刚开始的一段时间义勇们抱着保卫家乡的心态来报名参军。
过了一段时间后,就被朝廷将他们当做一次性消耗品的行为给劝退了。
边军中部分贪财的将领将这些义勇的抚恤昧下,导致义勇们对国家的失望,最后演变成惧怕从军。袁文邵初到延州还想招些义勇,但是应召着不足三千多数以配军为主。
朝廷重文之风盛行,武将勋贵后人能中用着十之一二,宋军战力相交开国之初大幅度下滑。西北军部分是大宋禁军轮换,但是大多数却是西北羌人与一些被边军将领用丰厚酬劳拉拢的少数民族。
主力则以种家折家,这些少数民族所形成的将门。
虽然在范文正公与韩章移镇西北的时候有所改变,但是宋朝上层却没有做出改变,是以没有几年,西军中的主力便从汉军又转变成了少数民族。
袁文邵这时在延州趁机以保卫家乡的口号吸引了一部分延州边民入军。
并对他们加以训练和宣扬了厚赏。
这些边民对宋廷有些失望,但是为了保卫延州选择加入了义勇。
袁文邵在黄龙县一边借着西夏入侵效仿汉唐募良家子入军,一边等候着关中物资,兵马的调动。
还有种家,种谔镇守在绥德。两边已经互通了书信,约定了半月后合围三川口。
延州州城陷入了西夏的猛攻,原来西夏军见到延州城早有防备便转而攻击延州附属诸县。
趁着延州城军队放松后,便杀了一道回马枪,绥德未破,绥德军大军在后,西夏不敢过于深入大宋腹地怕被蚕食掉。
但是延州诸县经过西夏多年劫掠很是贫苦,大多数有钱人家都将家族财产转入延州城。
是以各县,镇,乡地方上油水不大。
若是往日,西夏也不在乎这些东西,但是今年西夏旱情更甚大宋西北,是以除了别国支援的话就单单西夏要想解决国内粮草问题就只能拿下延州城或绥德城。获得其中供应四万大军所需的粮草。
而且延州城在周边算是比较富庶的了。关中天险非西夏所能窥视。李元昊虽然多次方言要拿下关中,但是以关中之守备非西夏之国力所能占领。
是以这次西夏的首选只有延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