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赵顼,携百官成团出道

第104章 经筵官人选,多方争宠

第二日。

朝廷招募经延官的谕旨便由三司下发了出去。

除了中书、三司、枢密院、御史台有举荐之权外,官员名士亦可自荐。

经延官,其实是翰林待读学士、侍读、侍讲、崇政殿说书等的统称。

其中,翰林待读学士的职位仅次于翰林学士,此次举荐的也主要是此职位。

经延官本身并没有什么实权,但却是一个大美差。

能与皇帝面对面相处,乃是多少认为自己怀才不遇的官员梦寐以求的事情。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自荐,至少有功名在身,并且自荐的人也需要内侍省先认定,才有面见官家的机会。

很快,各衙门的举荐名单便送了过来。

中书举荐十二人,三司举荐六人,御史台举荐七人,枢密院举荐四人。

而自荐者的名单还没有呈递上来。

每个被举荐的人物,都有家庭背景、仕途经历、举荐评价、民间名声、代表作品等资料。

赵顼很是兴奋,他也想从这些经延官上得到一些更新鲜更全面的知识,甚至用他们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去实践。

当即,赵顼便翻越起来。

“唉,这个不行,典型的士大夫官员,无大功绩也无大过错,性格谨慎,从不犯错,不行不行!”

“哈哈,这个不就是小一号的司马君实嘛,为人端正,君子代表。但也不行,他还没有司马光有想法有见识!”

“这个都九十三岁了,还有些耳聋,说话也不利索,富弼是想气朕不是!”

……

赵顼对经延官的要求很高,若这些人没有一技之长或者在学术上没有过人之处,根本无法入他的法眼。

就在这时,赵顼发现了御史台推荐的一个人选。

周敦颐。

赵顼瞬间想起了那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赵顼没想到此人还活着呢!

周敦颐,现为永州通判,与王安石乃是好友,二人曾月夜论道,甚是投缘。

周敦颐在仕途上也算是顺利,因蒙荫入仕,一直没有什么坎坷,其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兴教办学,研究学术。

现今51岁,虽有永州通判之职,但几乎处于半养老状态,大概两三年也就致仕了。

赵顼拿起御笔将周敦颐的名字圈了起来。

“既然周敦颐健在,那……那写了“横渠四句”的张载应该也健在了,那周敦颐的两个学生程颢、程颐应该也还年轻着呢!”赵顼眼前一亮,拿起御笔又写下了三个人的名字。

张载、程颢、程颐。

此三人和周敦颐都研究理学。

大宋理学,其实就是中国古代哲学,广义上的大宋版儒学,也有人称为道学。

自古以来,大家对他们的学术理念褒贬不一,但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其实说白了,这四个人都和王安石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成为圣人。

不同的是,王安石是一个实干家,而这四个人是理论家。

当下,周敦颐等人的理学观念还没有成型,赵顼很想听一听,并想尝试一下能否融入更多先进的理念。

前期的大宋需要实干家,后期若大宋强盛起来,就需要更多的精神食粮了。

当然,目前他们的学说也都处于尝试阶段,都未定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汉家霸业
大明:汉家霸业
大权重握!灭建奴,重回库页岛!扫漠北,有北海!西出葱岭,西海归!南平中南,打通印度洋!要让!大明立于世界之巅!
千山一笑
颠覆战国之魏国
颠覆战国之魏国
都市资深宅男申魏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战国的魏太子申,而且还在前往马陵之战的路上,第一件事就是如何保命。紧接着就一口气遇上了秦孝公、秦惠文王、楚威王、齐威王等一群雄才伟略的君王,还不算他们手下的顶尖人才。利用自己有限的历史知识和肠子都悔青了的知识水平,如何在战国中生存下去
水动
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
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
穿越藩王第一守则,当个闲散王爷。什么?你告诉我穿越到了大明,并且还是一辈子都被软禁在应天府的吴王?他的好四叔燕王朱棣亲率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没系统前,朱允熥只求打退燕军,就藩当个闲散王爷,实在不行就偷偷坐船跑路。绑定系统后。朱允炆?朱棣?他们是什么东西?皇位还得本王来做!第一次签到,大雪龙骑军!一战灭朵颜三卫,打的朱棣怀疑人生。就藩杭州府,惩戒贪官,实行洪武祖训,扒皮充草。发展海军,提前开启殖民时
山里小飞猪
穿越北宋我成了红颜祸水
穿越北宋我成了红颜祸水
主角从网上意外获得一套修炼功法,不想修炼时系统错误,将主角误投在一个,即将成为北宋太子妾室的女人身上...主角若想修复系统,重新变回男人,就得不断吸收别人的怨气...
北疯不冷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穿越][不圣母][杀伐果断][权谋烧脑][开疆扩土]主角:朱佑极穿越成大明战神的孙子,明宪宗的皇长子,母亲是万贵妃,天胡开局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猪骑朕,牛不牛众大臣,女真,日本,蒙古,朝鲜,世界各省………………众人:陛下真乃大明第二战神也!作者不会断更,但工作忙,希望大家支持,欢迎评论指正,有错必改,谢谢
皇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