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赵顼,携百官成团出道

第90章 让百姓有字可识,有书可读

八月十八,宜祭祀、求财、交易、出行、乔迁、见贵。

历经十数日,中书、枢密院、三司带头,终于将《兵政三百条》的成果总结出来了。

厚厚的一本册子,满是数据,足足有三万余字。

册子中详细记载了《兵政三百条》每一条措施的作用以及半年来取得的成果。

如何增加官员升迁的考核年限,如何减少贵族子弟的门荫名额,如何裁减无战斗力的兵丁,如何变兵为民,并让当地州府其提供生计?

还有,这半年来节省了多少军费,朝廷赋税整体提高了多少?国库开支减少了多少,三司的进项又多了几例?

……

一条条,一件件,皆在书册之上。

此条例,虽然还略有瑕疵,但绝对算得上大宋百年来最成功的一次改革。

这就是雷霆手段的效果,保大舍小,上行下效。

若当初赵顼缓慢行之,可能早就因为各种阻碍而将新法废除了。

赵顼大喜,当即命令道:“速速将此书册印发到各个州府,要让全朝官员都看到变法的效果和作用!”

翌日。

闲适下来的赵顼在司马光的陪同下,来到了国子监刻书馆。

在大宋,由于崇文抑武,读书之风甚是兴盛,刻书机构非常庞大,也因此养活了一大群人。

仅仅官方刻书就有很多衙门。

国子监、大理寺、进奏院、刑部、礼部、尚书度支部、太史局等都有专门的刻书机构。

另外,在地方上,各路使司也都有专门的刻书机构,各个州府的书院、州学、府学、县学、军学等也全都刻书。

至于民间刻书,就更加繁荣了!

书坊刻书、私人刻书盛行,就连寺院、道观也刻书。

还有人,文章诗词写得并不怎样,但也想着流传后世,便自费刻版印书,送给亲朋好友,代为宣传。

也有的藏书人,酷爱古书,不但藏书,还珍藏书版,家中满满都是珍稀古籍,有的书籍连朝廷都都没有,官员只能借来抄录。

在大宋各个大城市的繁华街道上,从头走到尾,至少有一家是酒楼,一家是茶馆,两家是瓦子,三家是书籍铺子。

书籍,对大宋的读书人来讲,就像柴米油盐般,不可或缺。

此时,大宋的凋版印刷技术已经臻于成熟。

而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已经记录在很多书籍中,但并不好用。

因为大宋书籍对书籍的装帧美感要求极高,活字排印虽然省事儿,容易造成排字行距不齐,大小不一,甚至印纸墨色的浓澹不均匀等情况。

故而,活字印刷术,一直都没有大范围普及。

国子监所印之书,乃是所有刻书机构中最好,价格也最贵的。

《大宋月刊》便是在国子监刻书馆印刷装帧,还有朝廷向各个州府传递书诏谕旨、官员升迁、章奏谢表、战事信息的邸报,也是在此印制。

赵顼和司马光一进到院内,便闻到一股浓浓的墨香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
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
穿越藩王第一守则,当个闲散王爷。什么?你告诉我穿越到了大明,并且还是一辈子都被软禁在应天府的吴王?他的好四叔燕王朱棣亲率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没系统前,朱允熥只求打退燕军,就藩当个闲散王爷,实在不行就偷偷坐船跑路。绑定系统后。朱允炆?朱棣?他们是什么东西?皇位还得本王来做!第一次签到,大雪龙骑军!一战灭朵颜三卫,打的朱棣怀疑人生。就藩杭州府,惩戒贪官,实行洪武祖训,扒皮充草。发展海军,提前开启殖民时
山里小飞猪
穿越北宋我成了红颜祸水
穿越北宋我成了红颜祸水
主角从网上意外获得一套修炼功法,不想修炼时系统错误,将主角误投在一个,即将成为北宋太子妾室的女人身上...主角若想修复系统,重新变回男人,就得不断吸收别人的怨气...
北疯不冷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穿越][不圣母][杀伐果断][权谋烧脑][开疆扩土]主角:朱佑极穿越成大明战神的孙子,明宪宗的皇长子,母亲是万贵妃,天胡开局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猪骑朕,牛不牛众大臣,女真,日本,蒙古,朝鲜,世界各省………………众人:陛下真乃大明第二战神也!作者不会断更,但工作忙,希望大家支持,欢迎评论指正,有错必改,谢谢
皇爷
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
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
赵栎阳燕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被撞身亡。穿越到乘国。作为一个穿越者,赵栎阳发誓不虚人间再走一回。科举做官,踏入朝堂之中。立军功,喷君父,斗奸佞。为官敢为天下先。纵然被褫夺功名,削职为民。亦是无怨无悔。
落雪长安
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
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
陆宁意外获得穿越戒指。回到大明初年与朱元璋成为挚友。朱元璋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子孙过得不好,大明无法长存。“你给子孙花了那么多钱,大明存在了那么多年,你要是实在想知道,我可以带你去看看。”于是乎,陆宁用穿越戒指带着朱元璋开启时空旅行,领略大明风华。“什么?咱的标儿没了?”“该死的东西,竟敢抢咱允炆皇孙的江山,看咱不扒了他的皮!”“嗯,仁宣之治,高炽、瞻基,这父子还算不错。”“那个叫朱祁镇的给咱吊起来
念辰